你是怎么读一本书的呢?是快速浏览一遍,找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是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读完呢?亦或是听书的形式来读书呢!还是以朗诵出来读呢?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书,喜欢反复的去看一本书。小人书、故事书、长大点了也喜欢买各种杂志书刊、小说等。看到喜欢的会看两三遍。
真正的开始读书也是近几年的事,给女儿读绘本开始,才真正开启读书之旅。
感受看书和读书的区别,当我们用声音去朗读时自然的会加入情感,所谓声情并茂就是如此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迷恋听书,樊登读书听起来确实方便,而且省时省力的。以为听完了就学到了书中精华,直到最近又开始用掌阅电子书阅读。我办了一个会员,里面很多书会员都免费读。于是我下了几本听过的书开始重读。
我用一天时间一口气读完了一本书,并且对读书和听书又重新做了理解。听书可以听到讲书人的思维解读,而自己看一遍也许会有更深的或许不一样的解读。
这就是书本的魅力所在,每一个人去读都会联系自身情况,吸取不同的氧份。好比同一部电影,看完后不同的人会站在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写影评。
我读书会根据不同的书给出不同的方法。比如看工具书那就是查阅式,需要什么看什么。如果看悬疑小说我会逐字逐句仔细阅读,感受悬疑的魅力。如果看到特别喜欢的诗集,我会朗读,并且读上好多遍,甚至是会抄录下来。看技能类的书还是得边看边实践才行,不能图快。
读书方法很多种,没有好坏对错之分。找到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才行。比如每个人的理解能力还有知识量不同。吸收的能力也有所不同。同一本书如果是你善长的领域书籍,你翻一遍就能了解的八九不离十了。如果是小白去看肯定得慢慢的研究才行。
比如小朋友,我们家的小朋友读绘本绝对的专一。一本三毛流浪记你给她读了几十遍了,她还是常听常新。对小朋友们来说,不断重复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故事听了几十遍之后,你偶而讲错几个字他们都能给你指出来。这就是重复的力量。
你每读一遍书可能都会找到新的点,让你对某些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或者是不同的见解。
不同年龄的人读一本书,大体上来说关注的点也有区别。
十几岁时的你,和30岁时的你重读一本书,对书的理解肯定是有区别的。
读书有方法,读完一本书有些人读完就忘了,而有些人却把它变成自己的文字和思维分享给别人,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让每一本读过的书,都变成你的魅力值。从你的言行举止中散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