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读简友一篇文章,理解作者构思这篇文章的思路,分析他的构思过程,用代入法换位思考,如果是自己来写这篇文章,会是怎么个结果?
脑子里有了这个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结果早上睡醒时,发现脑袋里正在思考这篇文章内容,不想打断思考,就让身体和大脑保持原样不动,想继续思考那个问题。
大脑也的确是按计划行事,处于半梦半醒间,思路异常清晰的思考了四点,害怕当时去记录,会改变当下那种难得的状态,以为自己能记得清思考内容,等会马上记录。
结果是等到思考结束,记录时只剩下最后一个点了。看来还是太高估自己的能力,重视早起灵感来了那瞬间炸裂闪现的灵光,可遇不可求啊!写作以来仅有过几次这样的经验,体验很好,要多做尝试,看看怎样才能经常得到这样思考效果。感觉思考质量很高,所以向往。
更大原因可能是,睡前思考的问题延伸到大脑深处,晚上有部分大脑处于休眠状态,有部分还在持续运转,反正清醒后不感觉累,反而因为有了这种状态,写作思路打开,有许多句子就这么自动涌上心头,我只是做了真实记录罢了!
可能是脑袋里一些连接点,在睡梦中无意得到链接,才有了这些想法。越是勤于思考,脑连接越多,加上不断阅读输入新的知识点,这种现象的产生,应该是必然的结果。
以下是早晨醒来时思考的内容,只剩下四分之一,也做了个记录。忘记的内容,应该是学习写作的一些方法和具体做法。
人生要有及时止损器,发现行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就要立刻停止,及时纠错。关键是如何发现那是错误的进行时?
践行,通过行动,并且公开分享行动过程和结果,收集反馈信息。拥有及时的有效反馈信息,那就是说你要确保自己的练习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而且是把自己的练习结果,有一群专业的人员来检验,做出合理评判和建议,评判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要求,不能是太低层次的,否则提不出能让你进步的有效反馈信息,和合乎情理的建议。
读到一篇好文章,有了自己的思考,就应该记录下来,内容虽然脱胎于原作者文章,但是经过个人理解后,加入自己的看到,就变成自己的知识,用你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述出来,对他人不敢说一定有用,但是对于你自己来说,这个内化输出的过程极其重要,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有了想法要及时写出来,否则就像是灵感,随时都有可能消失,再想让它出现要看机遇,不是随时都会有的。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为写作搜集、积累素材做好准备。
能写、会写,写出来的东西有看头。少不了深度思考,广博学识,丰富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