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一个半月后需要搬家,最近每天都会抽点时间整理物品,最让我纠结的就是看过的书和纸质笔记。
虽然我每天都会看书,但留下来的书并不是什么所谓的畅销书、或是大众眼中的珍藏品,而是一些看似无人问津、但却对我个人来说有着启示作用的书。
这些书通常都是会被我反复拿在手上阅读的,几乎每次阅读都会产生新的想法,这种书籍大概每个人都会遇上几本。
它总会在你心内需要力量支撑的时候给你一些支持,当然,前提是你会本能地去书中寻找力量。
这样的书会随着我的兴趣及认知的浮动而不定期地进行更换。因此,这部分书籍总共也不会超过5本。
有人说,不就几本书吗?能占多少空间呢?在我们的居住环境中,书只是众多物品中的一种而已,其实真正令空间无法得以释放的是人内心对物品的过度持有及不愿做出取舍决策产生的拖延,而不是单纯的书籍或某些小物件所造成的。
也就是说,你如何对待其他物品,就会如何对待书籍。比如如果你囤积了很多护肤品,有些物品甚至还来不及使用就过期了,那么可想而知,你书架上的书也一定在遭受着同样被忽视的待遇。
那么除了物品之外,对待人际关系大抵也是如此。你会发现不少人打开手机通讯录,都能找出很多叫不出名字、也不会再产生联系的人,有意思的是:这些“陌生人”还一直留在通讯录以及朋友圈中,你们会相互点赞、评论,可你却不知道对方是谁。
这种现象的存在源于人们内心总是渴望着自己拥有令人向往的社交关系、但却不知道自己该不该对它们进行取舍、或是他们压根就不知道社交关系需要打理及取舍才会变得有效及高效。
过度占有,让人无法看清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抵达真正的目的地。所以人们由于分不清自己该做什么,便把原本不该做的事统统都做了一遍、来者不拒,生怕漏掉某些客观上对自己重要的信息。
可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人们逐渐丧失辨别力时,他们又如何能有效筛选出哪些信息对自己来说更为重要呢?
什么都接纳,就意味着重要的事物也没有那么值得你关注了,因为它们不会自己跳出来提醒你“我很重要,你能不能放下一些杂事,优先关照一下我呢?”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遵循着极简主义者的生存法则的原因。留下每一样必需品,让我不再想要占有、持有任何对我来说不太重要的东西,我不会花时间去做无益于推进重要事务进程的事。
有朋友对我说,“你不是每天都看书么,怎么书架上这么空,不是应该有一整面墙的书柜都堆满了书吗?”我想了想,在心中暗暗回应到“如果真是那样,大概我每天想要看书的时候,就没法第一时间挑出我最想看的那本书了吧”
我没有精力为了享受阅读时刻而提前花大量时间在选书这件事上。真正能够被我买回家的书,都是我精心挑选过一轮的,那么何必要在看书之前再排个优先级才能进入阅读状态呢?书店就在“那”、购书平台就在“那”,想买书随时都能下单,何必买回家、把家里制造出一种到处都是书的样子呢?
生活在一线城市,搬家是个怎么都绕不开的话题,所以为了每次搬家前不被杂物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就开始践行极简主义。
对我来说,最难的部分也是书籍、笔记以及一些荣誉等等,前几天也把自己零零散散的一些笔记及奖状都一并扔掉了,不只是为了倒出一些空间,也为了让自己不再把时间用来思考如何处理它们,而是马上扔掉。
我把笔记逐渐调整为Excel版,再将其细化为阅读摘要和随笔、每天的反思及日志等两大块内容,所有需要记录的东西就都被存在电脑里了,也不会因为不知如何处理那些写满文字的笔记而烦恼。
事实上,那些手写下来的笔记本,都被整整齐齐地“陈列”了起来,但却极少翻看。阅读、书写,原本就只是一种兴趣,而当笔记本都需要按年份进行编号时,突然发现这些笔记竟被积累成了“杂物”,并没有发挥什么后续的作用。
当我开始用表格整理书写内容时,我几乎每一天都会回头看看前几天记下来的一些摘要、随笔、观点及感受,这也有效地提升了我的思考力。相比之前的手写的笔记,在电脑上做的笔记得到了更大的利用。
因为不必刻意翻看,如果你愿意,还可以每天的笔记都整理出几个关键词,方便你日后进行检索。
当然在其他整理信息的书中也提到过将笔记本进行编号、再用表格将编号和笔记中的日期、关键词或其他标签电子化,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方便检索,不过是在表格中搜索后,再去翻阅实体的笔记。
我没有用过这样的方法,因为实际操作起来,还是会显得有些麻烦。但如果你有收藏笔记的习惯,大概就不会在意这个笔记是否会被堆积成杂物了。
采用何种方式记笔记,是用电脑还是本子,也取决于我们的习惯。因为我原本就是需要每天都使用电脑的,所以当我用表格整理笔记时,会感到莫名地轻松。我不必给笔记留出存放空间、也不必怕它被忽视而刻意不定期地去翻看,更不用为了检索笔记内容而在电脑上制定额外的检索表格。
相反,我现在的时间和精力都得到了一些释放,打开电脑不论是写笔记、更新日记、还是处理其他事情都变得更加方便了,一台电脑都能搞定,无用占用另外的空间。尤其是理掉了几年来的笔记后,我并没有感到后悔。毕竟它们曾经存在的时候,我也没有经常去翻看,丢掉了就算是告别曾经的那种书写方式了。也让我更加珍惜我每天记录下来的东西,回头查阅的频次也多起来了。
不过,如果你没有搬家整理东西的困扰,又或者你原本就会经常翻看你的笔记,也就是说纸质的笔记得到了很好的利用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非要将其电子化。有些习惯本身还是需要被自己尊重的。
像我这样直接把几年的读书笔记和随笔全部扔掉的一刀切的做法,可能会令很多人后悔的。在践行极简主义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因为陆陆续续换掉、捐赠及卖掉某些物品而感到后悔。因为极简的目的就是留下必需品。所以在我处理这些一直没舍得下手的部分书籍及笔记时,我也没有感到任何不适。
但倘若你没有把握这样做了之后,内心是更丰盈了还是更懊悔了,就暂时不要选择丢掉。总之,处理所有物品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会不会因为丢掉它而感到不适或后悔?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纸质笔记还是表格版的笔记?那些看过了就再也没有翻看的书,今后你翻看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这些问题没有想清楚之前,不要轻易处理任何物品,好比书和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