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并不玄乎,其实离我们的生活特别近,正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许多未知,哲学才帮助我们一点点把世界的本相带到我们的面前,让我们生活更加自然!
举三个哲学家来讲 (◐‿◑)
🧝♂️苏格拉底提问式哲学
人为什么会有情绪上的反应?因为现实与想象中的预期存在一定的落差,落差越大,情绪的起伏越大,即事情本身并不会带给我们困扰,而我们对于事情的看法则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认知情绪。
人往往都难以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或高估或低估自己,也就难免会与现实发生凄美的暧昧伤痕。“我明明可以做的很好的,为什么不是这样呢?不对,不是这样的!”咦,高估自己了吧,认不清现实吧?苦恼了吧?自以为是的固执己见是最容易陷入情绪的牢笼。
像苏格拉底一样,不断的反问自己,一步步探究问题背后的问题,接纳了生活的真相,改变了对于事情的看法,情绪起来的时候,冷静一会问自己问题,水一样地流动起来,发现并清除潜意识中的信念,你会找到保持良好情绪的答案。
🧙♂️斯多葛哲学
此哲学的第一要义是:这个世界上你唯一能够完全控制的只有你的思想。
想想看,你现在所拥有一切表象的物质,身边的人,是否随时都有可能在时光长河中消失,而只有思想才是属于自己的,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是否就会依赖于外在的其实并不长久的事物身上不可自拔?一旦依赖养成,失去的同时也意味着自我的彻底迷失,成为自己思想领域里的主吧!
清楚这一点之后,就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菜好难吃呀”是否就是和自己心理的预期不一致而已,心理投射到现实的表象行为,导致进一步的情绪外显,此时让你生气的不是这道菜本身,而是你对这道菜的一种看法,记住你能控制的是你自己的思想,因此调整一下思想的流动,你的心情就会好很多,比如风趣地说:哎呀,这道菜虽然不好吃,但还长的挺好的看的呀,哈哈哈哈!!!
与苏格拉底提问法类似可以调整情绪。
👨🌾 伊壁鸠鲁享乐主义哲学
哲学家认为我们之所以不快乐源自于三种状态:过度的欲望 + 过去的沮丧 + 未来的焦虑。想想也是,一看就不是活在“当下”的状态,自然会在过去未来之中被影响而坠入“想象的深渊”,就好像是诺贝尔文学家石黑一雄在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联之间劈开了一道深渊,每个人都掉了进去。
俗话说,知足常乐便是对欲望本身最好的保护,而这个词本身的理解应该是正向的、而不是那种“苟且”,我们还是有追求的人滴!!!欲望是好事,催人奋进,而愚蠢的无知的膨胀的欲望则会让我们瞬间掉入深渊,被内心的“恶”所反噬”!
过去、未来自不必说,很常见!总之,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于事物的一种信念,去观察它,并且活在当下“理想的状态”之中,顺其自然,生活的哲学难道不就是“大道至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