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试短短十几分钟时间内考察求职者是否是需要的人才,就要求面试官能够快速识人。
很多人会觉得识人是个好高深的事情,其实“识人”就是我们平时跟人打交道时的一个隐形环节。
遇到陌生人,我们潜意识就会在在心里评估一下: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也是我们经常在做的事情。
薛毅然老师在《怎么成为快速识人的高手》中写道:看人绝不是把一个人孤立地去看,人是社会关系中的人,看人,不是看这一个人,而是放在关系中,看他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表现。
说回到HR招聘,作为面试官,面试官的工作就是在具体的岗位要求下,替公司去招人,要了解不同人的人性特质行为风格。
如何练就一手快速识人的本事呢?
第一,不以己度人,被自己的好恶影响,我们有认知盲区。职场中的很多岗位,接触的少,会限制我们的认知。
我们自带各种滤镜和有色眼镜,加上我们的认知盲区,原始的识人系统有缺陷。
第二,建立类型感觉,学会把人归类。
人格理论有:九型人格、MBTI、大五人格、DISC等等。
薛毅然老师推荐了“贝尔宾团队角色”的人格分类模型。她认为贝尔宾团队角色的特点是实用,能快速上手,很适合我们放在工作环境中去运用和观察。
贝尔宾团队角色有9中角色三大类型,分别是行动型、社交型和思考型。
行动型分为:鞭策者、执行者、完成者。
这三个角色都有很强的执行力,他们的区别在于:
鞭策者:能发起项目,推动跨团队合作的能力最强,面对困难也会强力推进,不会让事情卡住。
执行者:一板一眼,讲究流程,弹性小。
完成者:有活儿交个踏板最妥当,绝不会掉链子,但不喜欢别人过多指手画脚,对自己要求高,易焦虑。
社交型分为协调者、 凝聚者、外交家。
这三种角色在团队中都是发挥人际沟通的作用,区别是:
协调者:擅长围绕事儿去协调关系,像团队的授权、分工、跨部门的协调。
凝聚者:团队中的凝合剂。也可以想象为橡皮泥,跟谁都能打交道,放在哪里都合适,他们不太擅长处理冲突。
外交家:消息灵通,关注广泛,主要协调外部合作和拓展的事情。
思考型分为:智多星、专业师、审议员。
智多星:主意特别多。
专业师:在自己专业的领域中非常精深。但是关注面窄,对其他的事情不那么感兴趣。
审议员:清醒、理智、习惯质疑,关注问题和风险,在团队中发挥监督和风险控制的作用。
以上就是贝尔宾团队角色模型,拿着它,从身边熟悉的同事开始,给他们偷偷贴上标签,看他们更像是哪一种或哪几种角色。
类型感觉的建立,也可以叫做建立“人版”,我们拿着“人版”可以在面试中快递给求职者进行归类,再根据不同岗位匹配不同风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