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成都散记

成都东外广场

九月二十六到十月二日,我与老伴在成都这个天府之国、休闲之都游玩了几天。

          1

26号一大早,在家洗漱、收拾之后,六点五十分我们就坐上了由安乡去常德高铁站的商务车。

商务车在安乡到常德的高速路上跑得非快,下高速后在常德城区跑得也不慢,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常德高铁站。

到成都我们坐的是长沙开往成都的高铁,上午九点零一分在常德发车,下午二点十九分就到了成都东。

我们要入住的是成都青羊区离市文化宫不远的维也纳酒店。坐地铁加打车,我们是下午三点多才到酒店。清早起来,一路的汽车、高铁、地铁加出租车向成都奔来,快十个小时了,这人实在很累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休息。

在酒店休息一个多小时后,五点多我们就去外面找吃的,因为,我们中午在车上只吃了点心,这时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况且在成都有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这玩不着急。

成都贝森中路的夜宵场景

按酒店服务员介绍的,我们在酒店前面横过一个街区来到贝森中路,刚到傍晚,贝森中路两边火锅、烧烤、摊煎饼的,下饺子、下面条的,卖麻辣烫的等等一个个棚子、摊子就一一的支起来了。望着眼花缭乱的大吃小吃,我正在琢磨到底点啥?老伴说“到成都第一餐当然吃火锅啰。”是的,川菜享誉全中国,打头阵的是火锅,我们就在贝森路吃上了二人火锅,不到一百块钱吃了牛肉、猪肝、毛肚等七八种肉食和蔬菜,真是好吃又便宜!

吃罢晚餐,买上点水果,我们就回到了酒店。26号这一天,我们到成都后啥个景点都没去。休闲自由行,我的行程我作主!

          2

宽巷子

窄巷子

27号,成都阴有小雨,气温19到24度。

成都,老街区声名远播的是宽窄巷,如同北京的南锣鼓巷,我们来成都的休闲之旅第一个打卡点当然是它。27号上午的成都细雨纷飞,我们在酒店前面的瑞联西公交站搭58路到了这里。

成都的市中心,一宽一窄两个巷子,大多是清代的古建筑。有的青砖黑瓦,有的砖墙木柱盖黑瓦,有一层的,有二层的,充分展现了成都清代传统民居的特色。“鱼骨状”的道路格局、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素净雅致的街巷景观、丰富多变的庭院空间、轻巧简易的穿斗木结构、淡雅朴素的建筑造型,真还有点看头。两个巷子内,茶馆酒肆密布,豪华的官宅与民居交相辉映,我们在细雨中漫步,似乎穿越到百多年前的成都,似乎看到了昔日这天府之国成都的繁华。

杜甫草堂

成都那么大,要玩的地方有很多,我们在宽窄巷没有久呆,早上九点多钟到这里,上午十点半就结束了这第一站。

坐58路车去宽窄巷时我发现车路过过杜甫草堂。到了成都,这杜甫草堂是一定要去的,我们就搭58路原路返回去了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景区很大,包括旁边的公园有300亩。我们只在北门的草屋景区游了一下。

杜甫草堂,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为避战乱在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构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护。现存的是一九九七年修复的。

杜甫的《为秋风破茅屋歌》就写于此屋,他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民情怀诗句令世代传诵。

武侯祠

武侯祠 ,始建于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原是纪念诸葛亮的专祠,亦称孔明庙、诸葛祠、丞相祠等,后合并为君臣合祀祠庙。旁边有刘备墓(惠陵)。是成都市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到了成都,武侯祠是必须打卡的,寻三国文化元素这里是不二之地。

武侯祠景区也很大,里面的文物古迹很多,下午我们在里面游玩了近两个小时,顺便还看了看刘湘墓。

          3

9月28日,成都阴,气温19到26度。

都江堰,二千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至今都还在利用,早在电视里、书本里看到过。百闻不如一见,我还是想到现场去看看,到成都的第三天我们去了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由渠首枢纽(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它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区7市(地)40县(市、区)1130万余亩农田的灌溉。

秦昭王后期(约公元前276年至251年),蜀郡守李冰总结了前人治水的经验,组织岷江两岸人民,修建了都江堰。

都江堰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它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网上资料)

这是渠首枢纽的鱼嘴和飞沙堰。

前面的鱼嘴是用竹篓装卵石抛入河中做S型潜坝,岷江水在鱼嘴实现了二八分沙和四六分流。岷江在洪水期,百分之六十的水经过外河分流到了长江,只有百分之四十的水经内河流入成都平原;而枯水期河床上筑有2.15米的低坝拦了一部分水去外河,从而保证了内河有足够的水流量。后面的飞沙堰又一次进行了分沙,从而进一步减少泥沙进入内河。

都江堰宝瓶口

这是都江堰的关键工程。要想岷江的水流入成都平原,在这里必须逢山开河。那时开山没有炸药,李冰父子就采取用火烧热石头再泼水的方法来一点一点的开凿出宝瓶口的,震撼啵!

余秋雨先生游过都江堰市后,留下这样的感言:“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两千多年前修建这么伟大的水利工程,是它成就了成都这个天府之国,叫我说,来成都后最值得一看的是都江堰!

青城山熊猫园里的大熊猫

哦,去都江堰我与老伴是报的团。开始是说每人只有80元,一上大巴车,每人就补了130元的这费那费。管中餐是不假,就是米饭管饱,小菜还不够量,一点点麻辣豆腐,一人一小匙都不够。我们是四点五十分上接团的小车,六点多钟不到七点大巴车就出了成都。第一站到都江堰市区后,大巴车停在购物点买厨具,在这里我们大家足足呆了一个半小时。。老伴她饶有兴趣的在里面听,我则溜到外面抽我的烟,跟旅游团我是怕了搞购物,真是烦死了。下午去旁边的青城山看熊猫,也是去买了一个小时的中药才让去看的。不过,导游先前说了,买与不买无所谓,主要是帮她打个卡,可有些人偏要买,买的金额还不少呢,可想而知里面搞推销的是何等的“高手”!

          4

9月29日,成都多云,气温19到27度。到成都的第四天。

我们“二人团”,今天要去那里主要是我作主,因为我在自由行方面还有点经验。

29号我决去成都的市中心去瞧瞧。一呢那里有个步行街,老伴喜欢逛街购物的,让她去过过瘾;我呢,就想去市中心看看成都市中心的城市风貌,心里好与去过的一些城市的核心区作个简单的比较。

成都这个城市跟北京一样有一环二环三环四环,是以天府广场为中心。我们住的酒店在三环,吃罢早餐,我们两个在酒店前面的瑞联西搭47路公交车到了天府广场旁边的春熙路步行街。

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是中国著名的商业步行街,街面宽阔整洁,店面装修豪华,漫步在霓虹灯闪烁的购物街上很是惬意。可能是来得过早的缘故,此时来这里购物的人并不多。

天府广场毛主席雕塑像

天府广场建筑群

我们是由春熙路步行街南口进,在北口出后就到了蜀都大道总府路。总府路街道宽阔,街两边高楼大厦林立。在总府路步行一段左拐到蜀都大道人民路,再步行二十多分钟我们到了想到的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

天府广场面积很大,北面是四川省科技馆、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美术馆三馆并列,南边是一栋栋商务办公楼,中间是绿化带与宽阔的车道。天府广场以及周边的春熙路、总府路、人民路,都是密集的漂亮建筑群,有大都市的风貌,看今日成都之繁华可能是要看这个核心圈。可能是成都地处地震活跃带边缘,成都超高层的建筑极为少见。


成都是美食之都,28号下午在都江堰返回成都时,导游说成都的老妈蹄花好吃,并且要到市中心的总店去吃。在天府广场的西南边,我们发现了一家“老妈蹄花总店”,朝街对面一望又有一家“老妈蹄花总店”。这边的要上楼,对面的是一楼,我们就去了对面的一家“老妈蹄花总店”。

哦,云豆炖蹄花,蹄花乐口消融,汤鲜肉味美,敢打总店的牌子,是有真功夫的。红烧鱼、炒空心菜的味道也不错。

中午吃上一餐美食,就是29号游成都的主要目标之一。下午,我们逛了一下人民公园和文殊院就返回了酒店。

          5

9月30号,成都阴,气温20到25度,我们成都之行的第五天。

30号的游玩计划是去成都邛崃的平乐古镇。

第一程是坐动车去邛崃,第二程是坐邛崃去平乐的公交车。

平乐古镇

平乐古镇汉景帝五年(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镇上有九古: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古镇素以“秦汉文化·川西水乡”风情著称。古镇共有七弯八拐的老街33条。(网上资料)

我们是坐的上午9点38分由成都东开往邛崃的区间动车,动车上午10点21分到邛崃站,11点上了邛崃到平乐古镇的公交车。公交车在邛崃市区走走停停接客,11点30分才往平乐古镇开,快到中午12点才到平乐古镇。

中午12点正好是饭点了,那只能吃个便饭后再去逛古镇啰。

中饭我们只点一大盘水煮猪里脊肉片,48元,里面有青菜与豆芽,服务员说“足够两人吃了。”另外花10元钱我买了二两当地酿的白酒。成都的邛崃市山青水秀,气候温润,很适合酒曲酵母菌的生长,是酿酒的好地方,我发现从邛崃市区到平乐古镇沿路两边有十几酒厂,有几个是外省名酒厂在邛崃建的母酒基地。所以,我决定买这里比较好的散装白酒来尝尝。

不错,菜好吃,份量足;白酒是浓香型的,像五粮液。

我到过不少的古城与古镇,有些的古城古镇保存下来了很多文物古迹或者是老的民居,可是有些的是前些年旅游热时打造的。吃罢中饭,我们就开始了在平乐古镇的寻古。

按照当地人的指引,我们来到一个老牌坊,然后往古镇核心区一步一进或是一步一回的慢慢看。

平乐古镇是西部丝绸之路的起点,有昔日的茶马古道。古镇民居核心区是沿一条小溪流两边而建的,有的是一层木板房,有的是二层木楼,一层做生意,二层住人。历经悠悠岁月,一间间木瓦房小木楼有了历史的沧桑感,特别是小溪两边铺的猪肝色红沙岩路面都被过往的路人磨得凹凸不平了。走了百米还不到,映入眼帘的全是这样的路面和老房子,我就全信了这里实打实的茶马古道上的古镇。


沿溪水的古街有二里多长,我观察到,每隔二百多米就建有一座小石桥,整个小溪上有三个木亭子,亭子里可供路人躲雨或歇脚,很人性化的。

沿古街继续向西就来到了这里的白沫江,江上有一座古桥叫乐善桥。

乐善桥始建于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同治元年(1862年)建成,为七孔石拱桥。桥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采用梭形桥墩设计以分散洪水冲击,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该桥于2012年7月16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乐善桥由乡绅张大滨、周潼宣等人募捐修建,桥东建有八间商铺,通过《桥产公约》将商铺收益用于桥梁维护。

乐善桥的两头白沫江边有两条老巷子,尽是古民居,时间关系,我们只在桥西头看了一会儿就原路返回成都了,古镇九古还有古祠没去看、古歌没有听到(要晚上)!

          6

10月1日,成都阴,气温19到24度。是到成都游玩的第六天。

一号是国庆,我们游玩的计划是去宽窄巷喝喝茶、看看川剧变脸,再找一个好的川菜馆,中午好好地吃上一餐。

战国时期李冰修建都江堰后,成都平原就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富庶之地。成都因整个成都平原的富庶而繁华。一个城市因富人的聚集,必然是茶馆、酒肆兴盛,宽窄巷、文殊坊等就是过去兴盛的遗存。

到成都的头几天,我们急于这里打卡那里打卡的“跑马圈地”式的游玩,去过宽窄巷和文殊院旁边的文殊坊都没功夫坐下来喝一杯茶、听一回戏、看一场川剧变脸。

十月一日上午,我们在人挤人的宽窄巷逛上一个多小时后,找到一个茶馆坐下来喝茶、听戏、看川剧变脸。

一个能坐四五十人的小剧场,38元的茶水费,能看戏看变脸,一个多小时一下子就过去了。

看戏我不在行,旁边有个戏迷很在行,坐在位子上边看两只手的手指在边翻转的动,还有点意思。

茶是茉莉花茶,味道清香、沁人心脾,三泡之后还有清香气和茶叶味,说明质量还可以。

茶座不清场,继续喝继续看可以,但我们是路人,体验体验就行了,上午十一点半我们就离场了去找好吃的。

川菜在各地都有地位,川菜馆在北京街区到处都有。北京的女婿一家三口都喜欢吃,有时周末在外面吃饭,多半是吃的川菜。因为,他们在孩子小时请的阿姨是四川的,可以说,北京的外孙女儿时的味道就是川菜,不过是稍加改良的,没有那么的辣那么的麻。

我们在成都的几天基本上都是吃川菜,不是火锅就是炒菜。川菜的回锅肉我们都吃了好几餐了,他们是用老豆瓣酱炒的,不油不腻好下饭。一号中午,我们吃得较奢华,除了要了一盘回锅肉,还有一盘口水鸡(半只),外加一盘蒜泥炒红薯尖,不过连米饭在一起才一百块钱。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价格便宜。

            7

二日的成都东人挤人

10月2日,是我们到成都的第七天,早晨起来,发现东方有了红霞,在成都终于碰到晴天了,一查天气是多云,气温20到26度。

二号我们在成都的“二人散游团”解散,老伴上午在成都乘高铁去了广州,我在东站乘高铁回常德,然后搭商务车回到了安乡,等广州凉快些了再去广州!

(2025年10月3日于安乡)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