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避而不谈的恐惧

上周的微博热搜除了家暴事件外,还有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那就是高以翔的死亡。在高难度的节目录制中,突然倒地不起,抢救无效后很快就宣布了死亡的消息。年仅35岁,在一场未知的意外中,失去了生命。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在此之前并没有关注过他,但是得到消息后我还是很震惊,死神竟然如此毫不留情地夺去了他的生命。无情又冷漠,不给予任何提示,他也没有时间去准备,甚至连叹息的机会也没有,以一种临时上场顶替的方式离开了人世间。

对于死亡,我们很少去认真思考,因为我们惧怕死亡。我们也没有试着教育我们的孩子如何去理解死亡,因为我们自己对于死亡就是一窍不通。我们所理解的死亡分为两种:一种是因年老体衰而死亡,另一种是突发性的死亡。虽然大多数人都认为前者是死亡中较为幸运的方式,因为他们起码平安度过了自己的一生,但这一生真的满足了吗?

我是一个典型的死亡焦虑者,我从来不会谈论死亡,甚至连设想死亡都不敢。我不仅仅害怕自己的死亡,我更害怕亲人死亡后的离别。我对于死亡的恐惧在于两方面:一是生命的结束,二是他人的遗忘。

我们一直都在说“明天和意外谁都不知道哪个会先来”,因为我们根本无权决定自己的生命何时何地又以何种形式结束,意外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我们可能连告别的机会也不存在。功名利禄、理想与抱负、亲情友情爱情在死亡面前统统不值一提。生命是非常脆弱的,我们并不会因为眷恋这个人世间而幸运地逃离死神的魔爪。

前段时间看了纪录片《活出树木希林》,很难想象这样一位老人已经离去将近一年了。看着纪录片里的树木希林从查出癌细胞扩散全身到宣布时日不多,整个过程中我并没有看到她脸上的恐惧,反而看到的是一如既往的平静。继续复出拍戏,自己坚持开车上下班,不麻烦儿女,如果不是她宣布自己的病情,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即将结束生命的老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树木希林在片中烧掉了刚刚杀青的角色的剧本,对拍摄者说自己对于人或事物并没有太多的留恋,她认为对于人或事的留恋是一种极其奢侈的事情,但我们的恐惧大多数又来自于对人或事的留恋,人真的能够如此轻易放得下吗?至今我也很难理解树木希林如何做到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于死亡,《寻梦环游记》则以动画片的形式残忍地告诉我们:死亡不仅仅是肉体上的死亡,还是连最后记得他的人也消失了,这就意味着他彻底地消失了。最可怕的事情恐怕莫过如此,如果连存在与否都无人知晓的话,那我们这平凡的一生又有什么价值?人的价值并不是自己定义的,而是凭借他人对你的了解而形成的。我无法确保自己能否记住逝去的人,也无法要求他人一直记着我,我也害怕成为电影中因为遗忘而再次死亡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死亡,一直是国人话题中的禁忌,避而不谈成为了我们唯一的解决方法。我总是在对自己进行无休止的催眠:死亡尚且遥不可及,我也不会面临死亡后的离别。我在心中搭建起这样的一层屏障,但它始终无法起到抵抗恐惧的作用。因为我们都知道:避而不谈死亡其实是毫无意义的,我们迟早要打破屏障面对现实。

史铁生曾写过:死亡是一个必将到来的盛大节日。它终将到来,我们无从躲避。

所以纵使我们万般不愿直面死亡,我们也必须顶着头皮硬撑。只有试着学会接受死亡,我们才能正视生命,才能理解生命的可贵,才能珍惜生命和身边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情绪真是难驾驭的家伙。 今早起床精神不错,发现昨晚能九点钟就犯困是件值得庆幸的事。 来到学校也算...
    jackhot阅读 277评论 0 0
  • 最近由于颈椎困扰,吓得不敢往电脑前坐,但工作不能不做,为此从网上试买了一个电脑增高架,安装使用后,效果还...
    窗外阳光_165f阅读 142评论 0 2
  • 时间宛如逝去的阳光,被风轻轻的带走,四十五分钟就在老师的粉笔声和鸟鸣声中带走 “铃……”下课铃响起,老师的板书声渐...
    清幽浮梦阅读 179评论 0 0
  • 再一次翻开古典老师的《拆掉思维里的墙》发现有很多东西都已经忘记,再次回顾有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感觉,书中介绍了我们对待...
    浩老师爱学习阅读 677评论 0 0
  • 现正值暑假,完成中考、高考的学子们,都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假期。大家在完成自己人生中一段旅程的同时,也意味着分别...
    津盏阅读 646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