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些日子,网上传的自杀事件可真多。
前些日子,上海女星沈丽君跳楼自杀。前几天,湖南省新化县的戴某某携一双儿女投江自尽。现在,又传出浙大博士侯某跳江自杀。
这些自杀事件网上都有报道,在此不赘述。
02
他们为什么要自杀?就是一念想不开,找不到解决方案,就自寻死路,一了百了。
他们都是善良的好人。有的曾是红极一时的明星,有的是著名学府的高材生,有的是贤惠的妻子。
他们为什么想不开?
因为生活无常,世事难料,他们不知道如何应对。
他们的内心都很单纯、善良和美好。当遇到难解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找不到答案,也没向外求助。于是,他们在朋友圈留下遗书,去了另外一个世界。
03
他们为什么找不到解决方案?
这就让我不得不思考教育的问题。
试想一下:一个从小就没有习得这种应对社会挫折能力,培养经营自己人生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当然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应对。
他们想着天要塌下来了,不知道如何应对?于是,选择逃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04
现在,我们探讨这个问题:到底要什么样的教育才可以减少或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
大家先来看看,现在的家长注重孩子的技能培养,注重考试分数,他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好些是高分低能的。有的除了会做题,会考试,其他能力都很差。
在学校,比的是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根。
社会是个大染缸,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孩子终究会长大,会步入社会。
如果我们的教育采取两手抓,或许自杀的事件会少点。
哪两手抓呢?第一手抓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经营自己人生的能力。从小就告诉孩子这个社会的千姿百态,要想在社会上活得好,就要学会洞察人心、了解人性,学会用自己的技能和资源满足别人的需求,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这样人生的机遇会越来越宽,路会越走越顺。
我们的人生在于点滴的积累。如果我们从小就培养了积德的思路,给他人留下好印象,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自己的自信心也越来越强。
这是第一手抓,培养孩子善于获得他人好印象,积德聚能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思路。
第二手抓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自动自发爱学习的好习惯。
这一点是调动孩子的内在驱动力,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学习,主动学习,主动去探索的好习惯。
这样,孩子会自动自发去学习他们想学习的知识技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掌握各种技能。
有了技能,就能安身立命,立足社会。有了获得他人好印象的习惯和能力,他们的人际关系就好。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技能和资源满足社会的需求,在获得一个又一个好印象的基础上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大家想一想,这样培养教育出来的孩子既自信又有能力。他们善于积德聚能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善于经营自己的人生,人生幸福指数就高。
而自杀的人往往是心智不够成熟,找不到解决的方案,一时转不了念,这与他们从小没有培养积德聚能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思维模式有关。
他们自杀往往是人际关系不顺引起的。因此,心智成长必须从小抓起。
我们的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经营好自己的人生,拥有积德聚能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思路,以及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有助于他们今后获得幸福的人生。
这样的教育自然会减少或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