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治愈心理疾病的唯一方法。
通过所谓正面思考、 幻想顿悟 、一劳永逸地解决心理问题无异于水中捞月,根本行不通!
心理问题本质上是疏离自我, 逃避现实,是无力承受现实的困苦,无法接纳自身的不足导致,是头脑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冲突,如果我们企图通过思维去解决思维的问题,那么等同于镜中取影!
而行动才是真正的提升自我面对现实的能力,改变行为认知模式,建设性面对现实改善现实的唯一方法。
只想不动只能在思维的层面原地打转,而且心理疾病患者所谓的想不是针对现实,也不是出于本真, 目的也不是改善现状,这种想是出于潜意识的强迫,出于维护想象中的完美人格的重复需要,是无力面对现实,无力解决冲突而龟缩在自己的思想里。
换句话说:疑病症患者所追求的从来不是客观标准意义上的健康,而是“要觉得自己健康”的确信感;强迫患者的反复清洁从来不是为了让物品在客观上干净、整洁,而是要满足内心“干净整洁的感受”。
迫使神经症患者穷思竭虑、强迫性重复的从来不是对现实的认知偏差,而是焦虑情绪与不安全感。
通俗地来讲,表面上神经症患者认为自己在通过思考、行动去解决现实问题:检查身体确保健康、清理周围确保整洁——事实上只是为了缓解焦虑情绪所附带的不适感。
之所以患者本人对此毫无觉察,是因为对身心感受真相的无知。通过思维反刍或强迫性行为来获取安全感的方式,虽然偶尔会起到效果。
但在无形之中再一次强化了潜意识的贪恋愉悦,排斥痛苦的习性反应。最终痛苦只会反复出现,如影随形。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完全摒除“离苦得乐”的本能。因为从痛苦中解脱、追求精神愉悦从来不只是神经症患者所独有的,而是全人类的共性。这是人类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为了保障生存的本能。
所以大部分心理障碍会越想越乱 ,越乱越想!越想离真实自我越远,面对现实的高墙独自望洋兴叹!
所以,我们永远无法通过思索去找到问题的答案,永远无法通过思考去获得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只存在于每个当下有意识的行动中。
不要试图用头脑去给人生价值定义,并不只是艰苦奋斗才有意义,发呆、遛狗、看星星、看日出,那些百无聊赖的日子,同样充满着意义!人生不是一定非要荣华富贵,安贫乐道也是另外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