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杨丽萍又火了。不是因为孔雀舞,也不是年过花甲却保持着20岁的状态,而是因为“62岁没有结婚生子被判人生失败。”
关键是这条评论的点赞居然高达1万之多。
这件事情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戚薇第一时间发微博斥责这种把女人当成生育机器的观点。
陈数转发自己在热播剧《谁说我结不了婚》中的台词,写下“不是”。
李若彤和前不久刚结束了婚姻的陈德容也发博回应。
想不到都2020年了,还能出现这种“以是否生孩子结婚”来判定女人价值的观点,而且发表这个观点的人本身就是女性。
真是为这位女性感到悲哀,什么天伦之乐,无非给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生活无法自理,无法对抗孤独,必须找个人结婚生子,找个借口罢了,还在这里炫耀自己的人生经验?随便judge别人的人生?殊不知,你自己不过是个巨婴,是个笑话。
即便半个世纪之前,波伏娃长达800多页的《第二性》也无法阻挡21世纪的今天,这个社会对女性深深的恶意。
从孙楠的女德班,到《欢乐颂》中,用“是不是处女”来衡量女性的贞洁, 再到“女演员的魅力只剩下少女感”,即便想要表达女人自我拯救的《我的前半生》也被拍成了“抢闺蜜男人的玛丽苏”,完全曲解了亦舒师太的本意。
常常看到刷屏的营销号写道:
xx嫁入豪门,大写的人生赢家!
xx子女双全,被老公宠溺,活成了所有女人想要的样子!
xx冻龄女神,简直人生赢家!
什么时候,一个成功女性的衡量标准都变成了:是否嫁得好、生几个孩子,是不是冻龄了?
如果你还相信女人的成功一定要与恋爱、婚姻、所谓的子女双全,天伦之乐挂钩,那么你的人生也只能被营销号掌控了。
很多独立女性喜欢亦舒,正是因为亦舒笔下的女性,就像港女一样,要振作,要体面,天大地大,工作最大。最重要的是,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当你问作为一个女性最重要的是什么?亦舒告诉你,“作为女性,先要争取经济独立,然后才有资格谈到应该争取什么。”
当有人说不结婚的女性就是失败?亦舒说,不管你是二十岁三十岁还是四十岁,都不能把自己托付给任何人。
亦舒笔下的女性,拎得清,知进退,守契约,懂边界。
最近亦舒小说《流金岁月》要被重新改编,周末特意找出了这部由杨凡导演的电影,张曼玉、钟楚红美得不可方物,但更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幽幽淡淡的闺蜜情,即便张曼玉扮演的蒋南孙和钟楚红扮演的朱锁锁都爱上了同一个人,但却没有发生国产剧中,为了男人闺蜜反目的撕逼大战,而是蒋南孙主动退出,并坦陈自己的纠结和嫉妒。
电影也并没有抓住这段感情来刻意着墨,而是更多地放在了两个女孩之间的友谊,从校园到职场,不离不弃,相互信任,相互支持,为了各自的工作和事业努力打拼,朱锁锁甚至为了报恩而主动离开真爱。
这才是女性该有的样子,不靠男人,不靠运气,自己的命运自己掌控,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白自己想做的事,无论结婚离婚还是恋爱分手,图的都是为自己打算,首要关注的都是自己快不快乐。
你生活不能自理吗?为何非要找个男人依靠?
与其那么努力地找个男人依靠,不如想想怎么自我成长。
回想起自己在之前的恋爱中之所以那么痛苦,就是因为没有底气,没掌控感,不够自信,才会患得患失。
几年前的自己,独自漂泊,能力不足,爱好有限,没有存款。把当时的男朋友当成救命稻草,总觉得,和他在一起,我就可以如何如何了,和他在一起,我的人生才有希望。
所以在分手之后,才会感觉,自己的天塌了,不知道以后的路该何去何从。
很多年以后,当我回想起自己如何一步步走到现在,我很庆幸自己去阅读、旅行,开阔眼界,去尝试,去拼,去努力成长。
现在的自己虽然没有多好,但已经足够笃定从容,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温饱,生活和工作足够得体,爱情如果有自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没有,也不需要一定非要找个男人让自己依靠,能自己掌控的人生,才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非常喜欢俞飞鸿在接受许知远《十三邀》采访中说的话:
在自己的世界里兀自绽放,被人管不着,也影响不到人家,想怎么开放就怎么开放。
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这样的底气,努力让自己经济健康,精神独立,做想做的事,无需关注世俗的眼光,更无需去依靠任何人。
无论恋爱还是结婚,都是为了活得更好,而不是为了迎合世俗的眼光。
之前看过一部以色列导演的纪录片《剩女》,将镜头对准了三位30多岁,但没有结婚的中国女性。他们就像传统中国的缩影。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农村的女孩邱华梅。
即便她已经在北京做着体面的律师,事业成功,经济独立,但回到老家,却被没有工作,抱着2个孩子的姐姐批评:无论你多成功,但你不结婚就是不幸福。
被父母施压:你这么大了不结婚,就是不正常。
当然,最后的结局让人松一口气,邱华梅申请到了法国的大学,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
最近,和一位来自美国的长辈聊天,他分享了40年前,自己在美国工作时,认识的两个北欧女孩。当有彼此相爱的美国男孩向她们求婚时,她们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你们为什么如此传统?为什么要结婚?大家开心了就在一起,不开心了就分开,为何一定要结婚?
或许北欧对于婚姻更加开放,甚至有点极端,我们不一定要要向她们那样,但从她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是开心和快乐,而不是非要结婚。
如果年龄带给你的只是皱纹,那你该反思,自己是不是没有成长?而不是为什么没有结婚。
为什么现在一说到年龄,人们的第一时间就是老了?而从来忽略年龄带你的阅历、思想的成熟,看待人生的智慧和对待生活的从容。
俞飞鸿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四十多岁的年纪,其实还有好多没有经历的,我其实仍然有兴趣去看见,去得知,去感受。
我有位快70多岁的朋友,我非常喜欢跟他聊天,因为每次无论我说什么,他都睁大了眼睛,专注地倾听,充满好奇,每天都在不断地学习,每次出门,硕大的双肩包里都有好几本书。
智慧是新的性感。真正让你老去的不是爬上额头的皱纹和冰冷的数字,而是你不再努力,不再有好奇心,向世俗妥协,相信女人的归宿是所谓的被道德绑架的婚姻。
这种人活得没有自我,甘愿做生孩子的工具,生活和一口枯井有何区别?
当一个人真正接受了自己,就能接受任何人生的结果。
徐静蕾曾说,如果我觉得婚姻会使我更幸福,那我也会去,
如果我觉得吃一顿火锅会让我有幸福感,那我就去了
你觉得婚姻幸福,我会祝福你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
没必要拿自己当一个标准
去评价别人
也没必要拿别人的标准,评价自己
……
是我们自己在绑架自己。
因为你活在别人的想法中
而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你不接受真正的自己。不愿承认自己本真的样子。
俞飞鸿坦承:现在可以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人。女人最自在的方式,是去认清这个社会状况,然后找到自己最舒适的位置和空间。
张艾嘉在接受鲁豫采访的时候也曾说,她年轻的时候,喜欢优秀的男人,但现在喜欢自信的男人。
对于女人也是如此,我记得之前看到过一句话“你永远不会因为优秀而被爱”,你要努力变得优秀,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你的优秀不是为了任何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去年曾看到新闻,女性买房群体越来越多了,想活得更好,与其用一纸婚书把自束缚,倒不如买一座金屋安放肉体和灵魂。
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真正能给你安全感的,从来不是男人,而是经济健康,内心丰盈,自己买花自己戴,就像《欲望都市》中萨曼莎说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睡想睡的人。
不会正确处理自己的孤独,才是最大的失败
你会因为孤独想要恋爱、结婚吗?
许知远问俞飞鸿:孤独的时候会期待爱情吗?
俞飞鸿反问:你孤独的时候会吗?
又补充了一句:成年人一定要面对孤独的。
为什么孤独的时候就要期待爱情?有了爱情就不孤独了吗?
马薇薇曾说: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不是孤独终老,而是和让自己孤独的人一起终老。
永远不要想依靠别人的力量解决自己的问题,能拯救自己的,从来只有你自己。
掌控自己的人生,不仅仅是获得物质和精神的独立,更重要的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勇敢地面对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承认孤独是人生的一部分。
对于爱情也是如此,相爱,结婚应该是出于爱,而不是孤独。
爱情真的会为人生带来希望吗?当你发现自己对人生没有掌控的时候,任何东西都是体会不到希望的。
最近看了电影《遇见你之前》,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玛丽苏的爱情故事,穷家女露机缘巧合应聘到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照顾因为车祸而瘫痪的威尔。
威尔有教养,有学识,英俊,优秀,用世间所有美好的词汇形容都不为过。然而一场车祸让他只能坐在轮椅上。
威尔一心求死,答应母亲再活6个月。
露的出现, 开始让威尔改变,他们一起看赛马,听音乐会,到海边度假,威尔变得乐观起来,而威尔也改变了露,她开始变得自信,穿衣品位也有了提升,他们相爱了。
如果结局是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那这部电影或许就没有意义了。
故事的最后,威尔还是选择了安乐死,在这之前,他对露的一番告白:
露鼓励威尔活下去,说自己可以给予他爱。
但威尔说,这样的生活很好,但不是我要的生活,完全不是。你从没见过我以前的样子,我没法成为那种能接受这一切的人。
瘫痪之前,威尔是个喜欢挑战极限的银行家,他冲浪、跳伞,无所不能。车祸之后,他一直努力想好起来,但是努力了两年仍然无望之后,他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因为相比与和露的爱情,他更爱的是自己过去的生活,那种生活里,他掌控着自己的人生,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不是现在这样,一生被轮椅掌控。
或许正是这样的结局,才让电影充满深意: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为你自己活一次”,信赖自己,相信自己,一个人最终的归宿,肯定是自己。
就像亦舒所说:“一个人终究可以信赖的,不过是她自己,能够为她扬眉吐气的也是她自己,我要什么归宿?我已找回我自己,我就是我的归宿。”
永远不要做“烧完美好青春换一个老伴”的傻事。成为最舒服,最可爱的自己,努力掌控自己的人生,相信通往未来的路上,你会遇到那个恰逢其时,不早不晚,怦然心动,而不是被迫踏入一段不是变油腻就是发疯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