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下午两点钟,我坐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的教室里,敲下这些文字。
半个小时前,我和剧组在大门口的马路边,就着尘土,吃了个25块钱的快餐。快餐里有炸鸡柳,好久不吃了,味道感觉很棒。
公交车一辆一辆路过,乘客们伸头看过来,一帮年轻人,十好几个,蹲在马路牙子上,吃得很香。
它们吃饭的时间,只有20分钟。
没错,《无声的世界》公益短片,今儿开拍了。我原本有些感冒,就不太想到现场,但这么大规模的人群在城市里溜达,执行导演怕有些控制不住,希望我也能到现场,她心安一些。
所以,一大早,吃了两个豆包,老婆爬起来给蒸的。完事就急匆匆地出了门。
拍摄的地方,离我们家不远。北京四环边上。
执行导演、制片主任、摄影师都到了,大家都挺准时。这支队伍,总的来说,还是挺不错的,有想法,执行力挺好,当然首先是专业。
现场控制得都挺好,小演员不到5岁,很可爱,性格开朗,没有经过什么表演学习,但是感觉却还不错。据说,昨儿面试的时候,直往执行导演怀里扑,这孩子的情商,也真是够高的,招人喜欢。
最后定了,她来演一个聋哑的小女孩。
到了现场,我就当个看客。执行导演和摄影师配合相当默契,我也就不用太多说了。现场,只能有一个将军,不然就扯淡了。
我搞纪录片没问题,但是公益短片的镜头设计上,执行导演和摄影师有多次合作的经验,我说完了内容,执行就他们就ok了。
感冒的滋味,确实不太好受。吃了药,还有些晕晕沉沉的感觉。转场到中国政法大学之后,我决定离队了,跑到教室里,呆呆,调整一下。
最近慢慢接触了不少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让能干的人,做好能干的事。该放手的放开手,但是该抓住的,一定就要抓好。
拍片来说,有两个方面至关重要,一是内容控制,一个是预算控制。内容控制上打造好优秀的团队,质量也就有了保证。但预算控制,时常就会出现问题,一个是拍摄时的执行,另外一个就是后期执行,每一个环节上因为时间耽误,都有可能造成预算超支。
拍摄中,两个部分非常密切。作为内容团队来说,大家都想着拍摄一个非常棒的作品,所以在器材使用,拍摄时间,人员安排上,都会追求优化配置,但毕竟预算是有限的,在内容和预算上必须做好平衡,不然就会把一个特别好的事情,干成最后大家都不满意的坏事。工作人员因为时间超了,预算需要多付,但预算超了,扣谁的钱呢?对客户来说,预算超了,他们也不愿意。
谁来做这个统筹?制片人无疑。管好内容,又控制好预算。做内容,多手都要抓,而且都要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