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有关酒的话题,说某酒类生产大集团的研究人员根据研究比对发布了个结论,就是一个人酒量的大小是基因先天决定的,就是说从娘胎里一出生就定型了的,和后天的锻炼无关。研究人员还发明了类似核算检测一样的检测方法,通过检测DNA能判断体内两种解酒酶的活性,从而得出一个人酒量的大小。并且还把一个人的酒量分了好几个等级,一两的叫书生级,二两的酒贤级,四两的酒侠级,半斤的酒圣级,六两以上都是酒仙和酒神级了。
看罢我只能呵呵了,说来惭愧,鄙人酒量不行,若按照这个分法,充其量也只能混个酒侠,一杯脸红,二两都晕,三四两都得回家睡觉,如果路途远点,就得赶紧打车回去,要不然都不一定能回到家。
虽然不胜酒力,但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但凡有宴会,或者要好的朋友聚会,这遇到喝酒的场合了,也必须得应付一下,喝上几口才算了事。好在基本把握有度,喝酒虽也有几次出样儿的时候,但总归没有闹出太大的笑话来。
“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 ,“喝酒不喝醉,不如回家睡”等等,这些顺口溜大都是用来劝人喝酒的,其他诸如“感情深,一口闷”和“感情浅,舔一舔”之类劝酒的话,在酒场上无非是让你多喝两口,切莫信以为真,上当受骗。若是把控不好,喝的酩酊大醉,烂醉如泥还好,最多是连累了酒友,人家还得送你回家。怕的就是刚刚喝醉,还可以走路说话,只因酒精麻皮了神经,做出了些惊世骇俗的事儿,日后多给人创造一些茶余饭后谈论取笑的话柄。
原来邻居有个民哥,平常很好很实在的一个人,一旦喝个酒,特别是喝多了之后,都判若两人,让人缠得无语至极,有一次真是见识了他的“酒疯”。那还是邻居们春节的一场聚会,民哥喝多了,大伙把他送回家。远远地看到嫂子了,他都开始吆喝,吓得嫂子不知道躲哪儿去了。
几个人送他上楼,在家里他还是不老实,跑到厨房里,拿起刀拍在切菜的案板上“啪啪啪“地作响,几个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他拽出来。嫂子说,就不敢看见恁民哥喝酒,看见他喝酒,她两腿都是“和撒”的(方言,抖的很的意思)。
几个人在客厅里沙发上坐着正说话里,他又突然站起来,转过身,推开窗户就想往外跳,好家伙,这可是四楼啊,要是跳下去那还了得,吓的众人赶紧拉下来。由于怕他再弄出些花样来,大家就简单安抚一下,然后就赶紧回家了。从此以后,邻居们也不在和他喝酒了,更不知道民哥的“酒疯”劲儿改了没有。
酒不醉人人自醉,有关民哥喝酒的话题还有一个更为经典的故事呢。那是一年冬天,雪下得很大,路上积雪很厚。下午去单位上班,一个同事对我说:刚才走到你家出来那个路口,有两个大汉喝多了,一个踉跄了几步,跌倒了,那个就去拉他,不但没拉起来,也跌倒了,俩人就躺那儿雪地上睡着了。办公室也有好几个人,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都说这喝酒人都有啥长处呢。
等到过年时候,对门邻居德哥喊着小聚,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德哥的话匣子都打开了,说了很多喝酒的奇闻异事。最后又说:兄弟,你恐怕不知道,咱邻居民哥俺俩今年冬天还闹了个笑话里。“啥笑话啊?”我问。德哥笑着说:俺俩喝多了,没走到家,就在那边路口雪地里睡了半天,最后还是恁嫂子去把俺俩弄回来了。” “哦?原来那两个人是民哥恁俩啊!”我蛮吃惊,“那天单位同事说了,路口雪地里俩人喝多睡着了,谁知道是恁俩!”德哥一脸的醉意,抿着嘴笑着小声说:从来不敢说,怕人家笑话啊。“怕被笑话就少喝点么,一来安全,二来也别让家里人担惊受怕。”我道。
人常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尤其是脾气相投的人到了一起喝酒,一旦兴起,难免的会喝醉,有关醉酒的故事还有更可笑的。若干年前,一次和几个兄弟小酌,多喝了几杯,头晕得厉害,就打车回家了。
等了几天见到了一块儿喝酒的生哥,就对他说那天喝多了。“你喝多了?刚兄弟他俩才喝多了里,还弄出了洋相。”生哥笑着说。我就问咋了?他俩出啥洋相了?“咱们结束后,他俩没喝够,好像俩人又去喝了,结果喝多了都没回成家,就在一个小区的绿地里躺了一夜。第二天有起的早的熟人还看到了,他俩也刚睡醒,夜里下的小雨把俩人的衣服都淋湿了,他俩正在那里比手机里。”生哥笑着描述的很详细,惟妙惟肖的。“比啥手机里?”我问。“比啥?比比看谁的手机防水性能好,还能不能接打电话。”生哥说着,我俩都哈哈大笑起来。这之后好长一段儿时间,圈内流传的都是刚兄弟两人比手机的话题。
喝酒能称得上酒仙第一人的论说就该是诗人李白了吧,李白斗酒诗百篇,下笔千言神鬼惊,世人盖莫能比。而作为普通人,酒无非是用来助兴的工具而已,几人小聚也可,接待亲朋也罢,喝酒最好适可而止,切莫贪享杯中物,贻误了其他的正事,若是把控不好,再闹出些好讲不好听的笑话,就有点贻笑大方,博人一笑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仙李太白的《将近酒》写的何其壮哉!诗意的豪放,酒醉的神态挥洒得恣意张扬,让人羡慕而又陶醉。
然而,吾等皆为平凡人,且不说没有他那惊世的才华,更没有像他那样的酒量,也没有酒仙诗仙的气魄,几两小酒儿就被放倒了,哪里会有醉里舞文弄墨的机会和挑灯看剑的本领?只能是对酒空怀无奈,徒有羡慕的份儿了。
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圣贤尚不能和饮者相媲美,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况且如果真的喝醉了,晕晕乎乎的实在难受,既享受不到酒仙酒圣的飘飘欲仙,又落得个身体受损,肝脏受伤,谈不上半点享受的那些玉液琼浆,还是趁早远离了的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