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肉”的“肉”,这里主要是指以自我意志为主导的长期不用的闲钱,而不是因为融资、配资等杠杆资金被动的、强迫式的清仓了结的有限制的钱。
“割肉”的“割”,这里主要是指因市场价格在自己的买入成本之下产生的浮亏,因自己主动意志做出卖出动作,而产生实际的亏损。
价格:一半是想象和情绪,一般是基本面。所以能产生实际亏损的根源,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因为对基本面没有清晰的逻辑认知,基于未来的价格演变在买入成本之下产生了莫名的恐惧,而斩仓出局。
巴菲特说:“如果你在买入一家企业之后,如果不能接受之后价格下跌50%,你就不适合做投资。”
巴菲特的意思是在说,无论对于什么类型的企业,股票市场的价格上下波动50%的幅度,都是股市常见的、基本的波动规律。在基本面的逻辑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情况下,价格波动所产生的亏损都不是永久性的亏损。
而巴菲特也有两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不要亏钱,第二个原则是记住第一个规则。”
这里的亏钱是指不能永久性的亏损,换句话说就是在基本面没有发生逻辑上的根本变化之下,不能仅仅因为价格在买入成本之下,就恐慌性的卖出,造成实际的亏损。
而应在基本面不变的情况下,接受市场价格在买入成本之下正常波动,所产生的浮亏。
比如,2015年杠杆牛的泡沫带来的整体大熊市、以及白酒朔化剂带来的整体行业性的危机、或者王子的一时遇难,我们都应该鼓起自己的勇气去面对事实,与优秀的企业风雨兼程。
投资投的是未来,你所获得未来的投资价值是当前价格函数。如果企业未来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就应该给予企业多一些时间,心胸宽广一些。
之所以会因价格在成本之下会产生恐慌性的抛售造成实际的亏损,表面的原因是对股市波动规律认识不清,而本质是因为没有完善的投资体系去应对股市的波动,给自己构筑铜墙铁壁般的壁垒。
所以,最终的结果是,经常被股市波动找到突破口,不断的撞击自己人性最薄弱的环节,直至彻底击漏。
另一个方面是因为对基本面的逻辑判断错误,基于未来逻辑演变与买入逻辑发生了根本性的逻辑变化,而斩仓出局。
技术分析,有一条经验上的规律,叫“量在价先”。基本面分析,也有一条经验上的规律,叫“逻辑在基本面之前”。
是否基于基本面的逻辑进行割肉,取决于买入的逻辑是短周期、中周期还是长周期。
巴菲特,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基本在“低位”把少部分航空股给割掉,即使反弹,也再也吸引不了他的兴趣,因为他不知道疫情反转的临界点在哪,不确定性太大。
而且航空业赚的是重资产、低回报的辛苦钱,空座率太高(意思是供给过剩),本来在巴菲特持仓占比也不高。
这次巴菲特虽然在疫情最“低位”割掉少部分航空股,给别人的感觉是违背了他自己创造的、投资界的、最伟大的应用原则,“在别人恐惧时,我要贪婪”。
但实际上,巴菲特因为疫情的变化使得航空业未来预期转好的临界点的久期拉长,不确定性增加。
换句话说,就是巴菲特根据长周期的逻辑变化改变了曾经的买入逻辑,所以在最“低位”割掉航空股。
巴菲特买进可口可乐的时候,可口可乐已经涨了100多倍,巴菲特说那是过去,未来还能更好。所以在别人认为的“高位”,巴菲特重仓可口可乐,并在之后获利颇丰。
巴菲特之所以敢在别人认为的“高位”接盘可口可乐,是因为投资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看过去,而是着重看未来,因为未来的价值增长决定了当下的回报。
巴菲特正是看到了可口可乐穿越百年的价值增长的长期逻辑,而敢于在别人认为的“高位”买进可口可乐。
“高位”和“低位”看的不仅仅是过去,而应该是基于长周期的未来,企业的价值是否还能增长。
如果是优质的企业,即使现在是历史的“高位”,但是买入的长周期逻辑还在,那么当下的“高位”就是未来的最低点。
如果是垃圾的企业,即使现在是历史的“低位”,但是买入的长周期逻辑不在,那么当下的“低位”就是未来的最高点。
逻辑的准确、清晰判断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2013年的白酒限制三公消费,如果你买入时的逻辑是基于需求端的爆棚,使得茅台龙头地位小荷刚露尖尖角,有成为绝对龙头的趋势,但当政策落地杀掉主要的需求端的客户(公家需求),那么需求端的长期逻辑改变了当初你买入的逻辑,那么那时的你就应该斩仓出局。
如果你买入时的逻辑是基于供给端的质量过硬,即使当初的限制三公消费,那么在不改变供给端质量的逻辑前提下,你坚信好东西一定会有别的需求新生,那么那时的你不仅不应该减仓,反而应该加仓抄底买入。
对于当下的上海机场,同样如此,如果你在25倍市盈率的时候,基于国内疫情快速控制的很好,国外也会效仿中国,很快的就从疫情中恢复,那么你基于这种短期的逻辑就可以买进。
但当你看到中免和上海机场签了一份上有顶、下有底的新合同,改变坐地收租的包租婆地位时,你就应该基于当初短期逻辑临界点的久期推至中期导致不确定增加时斩仓出局。
如果你是基于中期逻辑(免税协议会重签)买进,但当你看到董事长看空自家企业的条款以及印度疫情的再次大爆发,致使中期逻辑的临界点向长期逻辑(上海机场的区位优势不会丢)靠拢,那么你就应该斩仓出局。
但你从一开始,看中的就是上海机场的长期逻辑,并经过审慎思考,资金也是闲钱,那么你就不必有任何顾虑,坚定持有就可以,就像曾经的分众传媒长期不可能被竞争对手干掉一样去坚定持有,甚至是越便宜越加仓。
买入逻辑周期的长、中、短,是在你买入时就考虑完备的。
当其变化时,不是看当时股价的基于历史的高低位,也不是价格是否在你的成本之下;而应看是否与你的初心一致,一致就继续持有甚至加仓,不一致就毫不犹豫斩仓出局。
最错误的做法就是,你的逻辑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
那样的结果就和“看着股价做短线,被套就变成中线,大幅下跌就变成长线的”投资效果一样。
表面看好像是时刻在解决问题,实则是毫无章法。
能出现这样的结果,本质原因就是自己的逻辑不清晰、不准确,甚至逻辑混乱,时刻跟随市场的步伐,最后只能任人宰割。
全文完。
(价值投资践行者,投资实战派。文章都是实战总结,篇篇都是用心之作,喜欢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