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买植物养植物的经历,我总会让老板简单的告诉我几天浇一次水,但结果是按这样的做法必死无疑。后来,别人告诉我,看着土干了就浇水,于是我看着水干了就浇水,这样的养法依然把植物养死了。好了,索性买一本书来看,又按照书上的方法来养,还是死掉了。一个朋友说,那是因为我犯了大忌,不跟植物说话,也不听植物说话。养一株植物都那么难,何况是复杂得多的人呢?
又讲一个做茶生意的朋友,有一次,他邀请我喝茶,我佩服他对茶有那么深的认识,通过品就能知道这一泡茶的各种特点。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几年来,他经常就和茶在一起,就像“听”茶说话一样,久而久之就懂了。后来,茶老板娘咨询我关于孩子教育的问题,我说,就像你们对茶的态度一样,静下心来看孩子,你也会懂。
说回养孩子这件事上来。知道我们以前最头疼哪类家长吗?看了很多育儿书 参加很多教育讲座,知道很多理论,但不在陪伴孩子身上花时间的家长。学来一大堆理论是用来套孩子身上解释孩子的行为现象的。比如,孩子吃手,她会说,这段时间孩子安全感不好。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有可能会频繁吮吸手指,谁说频繁吮吸手指一定就是安全感缺失?
一个理论研究的是个体某个面向的普遍规律特性,而养育是动态的,家庭所有成员都作用于其中,动态的平衡是最重要。就如旅游,华德福理念说小小孩不适合旅游,过多刺激对孩子是不利的,我完全相信这个说法。可是为了孩子,我们不去旅游,我和我先生的精神需求往哪里放?我和丈夫太憋屈,又将带着整个家庭走向哪里?于是就观察孩子在旅行中旅行后的状态,发现,只要保证跟家里的作息一致,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否则他就会几天情绪崩溃。后来我就做出这样的协调,在旅行行程中努力保证孩子的作息规律。
花养得漂亮,工作做得出色,事业干得好……哪一个做得好的事情没有花时间和心思?养小孩呢?仅仅靠努力看书听课,考出个教育学博士出来也未必能带好小孩。
我从大学毕业开始一直从事儿童教育工作。从业至今,唯有一件让我特别后悔,内心特别过不去的一件事。那是受邀做微课,我拿了主办方的钱,就按主办方要求拟课稿以及说辞。在课稿中,多次要求我运用“理论研究表明”“专家说”这样的前缀,把一些案例的结论扣上理论研究的帽子,并不留任何空间,我配合这样做了。什么理论研究,什么这个案例带来的绝对的结果,仅仅是去迎合市场的需求,让吃瓜群众对这堂课拍手叫好!至今对这事心里过不去,违背自己宁可死啊!
今年关闭了幼儿园,搬家到海口,仍然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养育孩子问题的咨询,有人或许发现了,我不直接给答案了,你该有的紧张焦虑还是得自己去承担,答案还得自己去找。我希望引领大家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