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学的专业是会计学,学校教育不仅教育、培养了我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让我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学视角,即看待问题时,不要看表面,而要站在整体经济的角度上来看待问题。
举个例子。
为了实现一年读500本书的目标,是否就要买500本书囤积在家里?
非经济学视角:
读书当然是越多越好,应该买书。
经济学视角:
真正的好书很少,如果只买不扔的话,那些书会成为你的负担;如果你囤的都是一些鸡汤书、励志书,那这类书所提供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对你的用处不大,还会让你对书产生偏见。
与其一年买500本书囤在家里,还不如每年至少去3次书店,去翻一翻书店上的新书;然后每年花200元充值电子书,多翻电子书;最后从你翻的500本书里精挑细选5本书再买回来一行一行、一本一本深入地看。
除了选书,人生中还有一些至关重要的选择,比如你要读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你要从事一个什么样的职业?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最合适的配偶?你要不要生孩子?你要在哪个城市生活?等等。
建议你多从经济学的角度去思考一下这些问题。相信我,这种思考很有意义。
言归正传,毕业后,大学的专业成为了我职业的首选。
我成为了一名国有企业的会计。
虽然这份职业带给我的收入不算太高,但是它保障我吃饱穿暖,满足了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还保证了我经济上的独立,帮助我抵御着生活的风险、婚姻的风雨。
这份职业,也就是这份工作,它带给我的忙碌和充实以及这种忙碌和充实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感是不可替代的。
我的很多见识、趣味也都是建立在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一系列物质保障基础上的。
所以,我觉得我的职业最大的优势就是稳定,它给了我足够的自主权、时间和空间去引领自己的成长。
直到现在我都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热情,愿意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学习、探索的动力十足,得感谢我的工作!是它让我拥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断地自我精进,恰恰正是在这个不断地自我精进的过程当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幸福。
是的,虽然我现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没有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自己的专业技术也没能练得炉火纯青,可是我觉得很幸福很快乐,因为我觉得我现在每一天都在以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在认真地生活,觉得自己在某些地方仍然有成长的空间,正是这些成长空间,让我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与此同时,我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孩子的成长空间和未来的可能性上。
我想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已经活到了完成型或者终极版本的人,每个人都会在某些地方有成长的空间。
我希望孩子能够对她长大之后的世界充满憧憬,对未来充满想象,看到自己未来无限的可能性,有足够的成长动力,也希望孩子对自己现在能做的事更清晰,希望她能明白现在每一次的“做不好、做不到”都意味着自己还有进步的空间。
我希望今后的每一天我都能以自己能够做到的最好去爱孩子、去陪伴她、理解她,接纳她。
当她遭遇困惑时,我希望自己能教给她不同的应对方法。
当她遭遇挫折时,我希望自己能够鼓励她再加把劲儿,再多试一次,我想要帮助她去成长为她最好的自己。
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做保障,而我的职业目前提供给我的正是我所想要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