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窗前搽着水乳霜,看着楼下来往的车辆和人,今天他们有些不一样。
车辆碾过发出呲呲的声响,它们行驶得比平时慢;骑着电动车的人大多是学生,他们穿着校服赶着去上早自习;还有敢着去上早班的打工仔,他们裹着厚实的外衣,缩着脖子,骑得也慢。
昨晚下雨了,又从夏天回到冬天。云南的天气便是这样,晴天烤着,热不能形容那种感觉;雨天冻着,冷风吹得直打哆嗦。只有早起锻炼的老人们不畏这清晨的冷意,穿着单薄的运动衫缓慢的跑着。
闺女赖床了,我和她约定10分钟后叫她,再叫她时必须立马起,穿好衣服洗漱完立马出发幼儿园,她模糊的应着“嗯”。她可以的,我经常和她做这样的约定。
5:30起床我没有像往常日更写作,而是去听了书。今天听的是《谁动了我的奶酪》,这是一本寓言故事,据说故事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多人觉得这个故事太过肤浅,小孩子都可以理解。
听完,故事确实精彩,引人深思。能不能从故事里得到感触从而改变,或许不来自故事的内容,而是来自人内心的渴望和潜在的自控力。
改变的人看到了故事的本质,激发了内心的渴望和潜在的自控力;没有改变的人看到的是故事的情节,觉得有意思,深有感触,却只是瞬间心动。
《自控力》书里说,自控力本来就存在我们大脑中,而我们守着这样的金矿,却在拼命地寻找别人的经验和办法。如此说来,人是否能改变成功主要来自大脑里的自控力。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固然有效,主导决定的还是自控力。
如何掌控自控力?书里有一句话,真诚地面对过去那个看起来已经失败的自己。看似很简单的话,要做到是很不易的。人的内心容易受到压抑、痛苦、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往往把那个失败的自己扩大,就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面的哼哼停在原地自怨自艾。
当看清状况像唧唧那样重新上路也会时常充满不安和怀疑,在当下的时刻自控力发挥着作用,目标就在下一个转角,你舍得前功尽弃吗?大脑会给出答案,自控力占领出场,你赢了。
生活本就是在不断克服和调整中变化着进行,谁都想好,谁都可以变好,问题的实质很简单,揣着决心出发即可,不要老想着失败、痛苦。
女儿按时起床、按时到了幼儿园,路上已经没有去上早自习的学生,车辆来往多了起来,晨练的老人沿着路边或跑或走。每个人都在自己路上行动着,小到3岁的孩童,大到60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