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胡明瑜,本尚书院的院长,也是创始人,我从事教育培训工作16年,接触了成千上万的人群,服务了几万个家庭,关于人生、成长、婚姻情感和亲子教育,有一些感悟分享给大家。
关于人生:
1. 人生,怎么能奢望经由一个不快乐的过程而抵达一个快乐的终点?快乐,终归是灵魂的追求。什么样的人生都是经不起分析的脚本!也许过程本身就是真正的结果。
2.问题永远层出不穷,也解决不完,生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更不是要被训练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而是要去经验过程。生命是一场体验,而不是一个结果。
3.痛苦=问题+头脑的加工创造,我们绝大多数的苦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大脑认同了我们自编自演的剧本,并且不觉知的加工创造。要学会觉察,学会一念之转,命由己造,境随心转。
4. 快乐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竞争式的快乐,赢,你才快乐;第二种是条件式快乐,拥有,你才快乐;第三种叫无条件快乐,只有无条件的快乐源自于内心,不易受外界影响或左右。而无条件的快乐根源于爱,自爱是爱一切的原点,因此无条件的接受并爱自己。
5. 太在意别人评价的人,是在用自己的躯壳过别人的生活。
关于成长:
1. 女子乃清国之源,齐家之本。女人不在天堂,世界将是一场灾难。如果一个女人放弃了学习成长,就等于放弃了男人的爱,孩子的敬,众人的欣赏和上天的恩典。
2.理由永远是讲给别人听的,对自己有效的,永远是感觉,是自己内心的声音。
3.总找不到一个“对”的人,很可能是有一个“错”的自己。
4. 受害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苦情中,循环播放。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观照自己的感情,有多少是豁达,不计得失的?又有多少是自我迷执,不肯放过自己的孽缘?接受,面对,放下,转身,才不白受苦,涅槃重生。
关于婚姻情感:
1.没有人结婚是为了离婚,没有人牵手是为了分手,明明是因为爱而在一起,为什么走着走着,就变了?我们以为只要有爱就够了,事实证明,两个足够相爱的人不一定就能拥有美满的关系,懂比爱更重要。
2.好的亲密关系是,我们对彼此的爱,胜过对彼此的需要。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而不是,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3.我们经常说"随缘",殊不知缘起于愿,有愿才有缘。关系的法则是,不进则退。好关系,需要刻意经营,增加联结。
4. 爱的棋局,要么双赢,要么双输,永远没有一输一赢,伤人必先伤己,若痛,定是两颗心一起在撕裂。
5. 外人只能同沐你的阳光与明媚,而那个最亲密的人,才有机会窥见你的柔软与脆弱,真实地敞开自己,宁做受伤的勇者,不做孤单的英雄,带着恐惧,坚持与他(她)分享脆弱,借这段关系去疗愈自己内在从未被发现的阴影和创伤,原来我是如此地缺乏安全感,原来我这么害怕被抛弃,原来我也有柔软易碎的部分,原来爱,是一场持久的自我发现!
关于亲子教育
1.亲子的爱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以分离为目的的爱,因此,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是让孩子独立成人,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人生。
2.当爸爸妈妈对伴侣失去了兴趣,常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这种孩子很苦,一举一动都有人监视,几乎没有支持长大的自由空间.....一如,两把狙击步枪对准了孩子,无论如何,都是弹痕累累!
3.做家长是一阵子,做父母是一辈子,与孩子联结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也变成孩子,扯下家长这张皮,与孩子同频。
4."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最初是由别人对待我们的态度决定的",所以,如果一个孩子对人没有礼貌,那我们基本可以肯定:第一,这个孩子曾经被"没礼貌"地对待过,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礼貌待人。同样,一个孩子不愿意学习,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第一,这个孩子没有体会到的快乐。第二,没有人教会他如何学习。
5. 父亲是山,母亲是水,孩子是长在山水边的树,青山绿水培养出挺拔向上的小树,穷山恶水则养出歪瓜裂枣。父母的心就是孩子的命!没有什么比父母“同在共情”的陪伴还重要。
6.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允许花成花,树是树,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的根本是父母的修行与成长。只有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会天天向上。
电影《教父》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每个人都不是生而伟大,而是在其成长过程中变得伟大.愿我的分享,能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主动活出真实而又灿烂的人生,而不是被迫变得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