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学了一个成语:叫做功败垂成。是指一个人在即将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带着深深的遗憾。长大后,本科阶段的导师告诉我,积少成多不是你做了一堆垃圾,合在一起就是作品。
所以,成长阶段的每一次放弃,我都把它标记为失败。我学小提琴,只考到六级,然后放弃了,我失败了。我学围棋,业余一段,然后放弃了,我失败了。我做项目,没有完成既定目标,我失败了。回望我二十几年的人生,我一次次放弃,一次次失败,于是认定自己是一个三分热度的人。
可是,突然有一天,社团表演需要节目,我发现自己可以拉小提琴,琴技一般,观众却也不在乎。突然有一天,我心情特别不好,散步发现西雅图居然有围棋社,进去跟一个美国老爷爷下了一盘棋,豁然开朗。突然有一天,我发现以前做了一半的项目教会我某项有用的技能,帮助我能够更好地掌握现学知识。我开始思考,每一次放弃都是一次失败吗?那些做了一半的事情真的不堪回首吗?那些付诸努力的日子真的因为放弃而没有任何意义吗?
今天,在跟闺蜜聊天时,她想辞职去考研,又怕自己会像放弃其他事情一样放弃考研,我试图开导她,自己却突然豁然开朗。也许,我们的教育并不正确,它只教会我们坚持的可贵,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失败。诚然,如果一件事情你能做到100%,那么你可能收获200%,除了事情本身,还有伴随着的成就感,威望,自信心等等。可是,倘若你一件事情你只做到70%-80%,在你放弃后,它就会离你而去吗?它会变成一文不值吗?重新审视这个命题,突然发现有点可笑。
那70%-80%一直都在啊,只是尘封已久而已。你不愿谈起那些“失败”,因为你认定那些半途而废都是自己能力不够,或者毅力不够。可是,有另一种活法告诉我,那些深埋在你内心深处的一段段失败的经历,他们真的很重要。借用书里的一句英文:“The true measurement of self-worth is not how a person feels about her positive experiences, but rather how she feels about her negative experiences.” 真正衡量一个人自我价值的标准,不是他对顺境的感受,而是他对逆境的看法。
在美国呆的这一年里,感觉美国人的教育很有趣,以孩童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那么成功不是成功,是完成的试验,失败不是失败,是未完成的试验。这种价值观,鼓励每一个人,即使工作了,也能重回校园。即使落下了,最终也能赶上。所有那些尘封已久的“失败”们,有一天可能被重拾,蜕变为“成功”们,有一天可能被谈起,成为“故事”们或者“笑话”们,有一天可能被重新拿起又放下,成为更深的痛苦——成长的推动者。
世间万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有时候,放弃只是一个阶段,时机未到,放下静待。而对放弃的过度反应,却可能成为真正失败的原因。不以成败论英雄,更不用以现有的成就论成败,这样的社会无疑是更具包容性的。许多时候,诸事不由我,却能由我来感受,体悟,证实它们的价值。有趣,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