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我也学学!
第一省:考后反思
看到期中考试的成绩,非常不满意,尤其是和同事对比之后,发现自己的优秀率很低,禁不住的失望。什么原因呢?首先是复习策略又犯了老问题,最后做了两套之前的期中试题,综合性比较强,似乎把学生带偏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是很透彻,一下就拔高层次,难免会不适应,面对不太难的题目,也会多想的!其次是复习中的默写,明明都写过一遍的知识,在试卷上呈现的却不完整,只能说默写有“水分”,或者学生为应付老师在进行短时记忆,而后又缺乏自觉强化,所以这个办法后期再用要斟酌!再者是学生缺乏读书的过程,这从选择题的得分率较低体现出来。很多学生背题的时候,只是看老师画下的内容,没画的就不看,知识理解断章取义,选择题审题再不透彻,难免失分!这些都要在后期学习中改正纠正!
第二省 课堂反思
今天在励志班三班上试卷讲评课。先讲价值判断题,我很有耐心的要求学生把第一个题使用的知识点,“党的地位”和“党的作用”的各两句话详细的重复了一遍,并在书上再次标画。然后讲到第三个题目,一个材料分析题是又使用到“党的作用”,我叫了三个学生竟然都在回答“地位”,我真的被惊诧到无语,怒火中烧,前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也能答错,只能是我在讲他(她)在干啥他(她)知道了,现在才知道自己真的是讲多了,打假打少了。这些“假听”、“假记”、“假装明白”的娃儿,让我怎么办?少讲,少练,多提醒,多提问,多重复,节奏要慢慢慢!
第三省 学习反思
女儿的语文选择题第一次取得满分,听到的第一感觉是这次蒙着了,看着她满心的喜悦都不舍得泼冷水,可心里还是犯嘀咕。今晚和女儿交流起来,才知道,这次的题目还真不是蒙的。她说很多知识是平时读到了,比如借阅同学的一本书,知道了李白的偶像是谢安,以及很多写他偶像的诗(我当时是汗颜的,因为我不知道这个)还有我曾要求她把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背过,这次也发挥了作用。如此种种,每一个题都能讲出原因。她这次很深刻的感觉到:语文学习功夫在平时,在无意识而随时随地的积累中!我赶紧肯定,“说的太对了,这才是学习的真谛!以后要求你背啥东西,可不能再懒惰了”,这大概是今天最愉悦的收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