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霄老师所讲的课题是《2023双减政策下教育之变—做善于沟通的智慧型班主任》。
开篇刘老师列举了老师的工作常态:上课、批作业、纠错、考试、判卷 、讲题、谈话、沟通 、辅导、写材料、活动、参会,二十六个字很精准地概括了班主任的生活,而且上述的每一项工作都是必须完成的,长时间的劳累让激情四射的美少女变成了疲惫不堪的沧桑少女,刚开学妆容精致,目光炯炯,放假前已变成了一地鸡毛、黯然神伤,所以才有了寒暑假,让老师续血充电,重整旗鼓,迎接新的挑战。
时代在发展,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时代老师的标准已变成了:
上得了课堂,跑得了操场。
批得了作业,写得了文章。
开得好班会,访得了家长。
劝得了情种,管得住上网。
解得了忧伤,破得了迷惘。
Hold得住多动,控得住轻狂。
忍得了奇葩,护得住低智商。
查得了案件,打得过嚣张。
会各种安全常识,提防家长问责。
会统计各种数据,提防遗漏追责。
提防暴力学生,感动难缠家长。
预防校园欺凌 ,杜绝校闹事件。
筛查特殊学生,以防极端事件。
别说做,听都听得人心累,双减后,又多了一个五项管理,更是忙上加忙。对于上述情况我们无法改变,与其整天愁眉苦脸、怨天尤人,不如尝试着去改变,改变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态度,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刘老师讲座中提出了三个群体的班主任:一个是学生群体的班主任,其核心是服务 理顺 激励 唤醒 指引 共赢,还有家长群体的班主任,核心是提升 认同 携手 引领 共育 成长,第三个是同事群体的班主任,核心是协调 尊重 支持 共智 幸福 共进,无论是哪一个群体的班主任,都要学会解放思想,放大格局,注意节点,巧妙成长。
刘老师用砍杨树的故事告诉大家:当我们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重复做一件事时,我们就失去了思考能力,更容易随波逐流,所以要试着去创新,去改变。
他还用一串数字告诉大家:积跬步以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每天比我们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我们很远了。作为班主任,勤是首要条件,虽然我们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但却是一个班学习的榜样,班主任是什么样,这个班级就是什么样。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发达,网络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有时候班主任的一句无心之言,可能会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断章取义,让老师陷入困境之中,所以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随便给家长建议,不管你们的关系多好,遇到事情,家长很容易就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