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从图书馆借来的《毛泽东的读书人生》,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不仅受教于一代伟人酷爱读书的点点滴滴,而且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
身居高位,日理万机,是何种动力能让他争分夺秒,废寝忘食地读书,学习,提升?
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在写《论持久战》时能八九天不合眼?
是什么力量能支撑他看书时累得睡着了,嘴里还含着没嚼完的馒头?
“毛主席窗前一盏灯,春夏秋冬夜夜长明,伟大领袖灯前坐,铺开祖国锦绣前程……”这首歌反映了毛主席不知疲倦的工作和学习精神。他曾经与旧日的同窗老友萧三说:“大家总推忙得很,学习不可能……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但近几年把这种理论推倒了。忙,就要挤,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就可以挤进去的……”他最不喜欢有些人在业务时间把精力用在打麻将,打扑克,跳舞这些方面。他说“我看不好。应当把工作外的剩余精力放在学习上,养成学习的习惯。”
毛主席晚年战病魔苦读书更是感人。因为身体衰弱,视力减退,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天天看书,平装小字本的看不见了,就看新印的大字线装本。他最后要看的一部书是《容斋随笔》。一位晚年为他治病的医生说:“我看到毛主席在病中依旧日日夜夜地工作和学习,常常持续十几个小时,有时竟然连吃饭或量血压时,也要抓紧时间做些事。我每次给毛主席治疗,,他老人家靠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总是手不释卷……”
我想这一切来自毛主席忧国忧民的远大志向和报国强国的伟大目标。毛主席在刚满十一岁时,就曾经写过一首《言志》诗:“独坐池塘如虎距,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抒发了救国救民的宏大志向。这种力量支持着毛主席投入革命斗争,成为人民领袖。
现在我们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前夜,同样需要有远大理想追求的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开拓视野,提高能力。所以尤其需要学习毛主席惜时如金的读书的态度和“钉钉子”的“挤时间”的精神。有位年轻读者问杨绛先生很多问题,杨先生慈爱地回答了一句“你的问题是想的太多,而读书太少!”
消费快餐文化的时代,大家沉迷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的及时消费文化的海洋里,头出头没,难以自拔。我们可能很久没有在家专心读一本书了;可能很久没有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到图书馆静静地钻研一门知识,一个课题,一个领域了。
拿起书本吧!向毛主席学习!向所有勤奋读书的古今中外的圣贤名人学习!惜时如金,争分夺秒,废寝忘食!
用读书改变自己,强大自己,为民造福,为国奉献,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