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跟朋友说,我不会做菜,但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会了做饭,哈哈哈,当然不是用电饭煲那种,很小的时候我们家还没有电饭煲。
我记得那时候刚跟爷爷奶奶分家,所以我不得不帮妈妈分担家务,其他小朋友放学后都可以去玩耍,而我就常常被我妈叫回家,那时候我最怕听到妈妈叫我的名字,常常是跟小伙伴玩刚好轮到我跳绳,就听到“留树”,我就得马上跑回家帮忙做家务。很长一段时间,这声“留树”一出,我心就一紧,就像孙悟空头上的紧箍咒一样。
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我就会做饭了,大概就是看我妈做耳濡目染学会的,捡米泡米,锅中量大的水煮沸,下米,煮到米能用手碾成两半但是不熟的时候(这里是关键,煮得生后面蒸不熟,煮熟就成了粥),倒入筛盘控米,上蒸锅,将控好的米倒入蒸锅蒸熟就好了。
其实这种煮法做的米饭没营养,因为米的营养在表面,所以营养都在控出来的米汤里,米汤很好喝,像煮熟有奶皮的牛奶质地。
还有一种米饭的做法更难,类似电饭煲做的,但我们是用柴火做,所以火侯和加水都要掌握得很好,1碗米1.5-2碗水,先可以大火煮,但水煮没了就要持续用小火煨,我常常因为火快熄了,加一点火又稍大,就把米煮糊了,但是我从小特别喜欢看中央台的《生活小窍门》,我知道用葱能除糊味,然后就将葱插入米里,过一会儿将葱丢掉,我妈就吃到后面才知道底下的饭被我烧糊了。
自从我学会做饭,做饭的重担就落到我身上,每天放学回家,我做好饭之后炖在保温的地方,然后就去我奶奶家玩,如果是假期我还要做早饭,每天早上我妈还在床上就先叫我起床去做饭,叫一声我必须起,5.6月日长夜短是最困的时候,但我妈叫一声,我撑着眼皮都要起来,不敢让她叫第二声,那时候我很怕我妈,因为我妈脾气不好还会打小孩,抄起什么就用什么打,从小没少挨她揍。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妈越来越好,我记得有一次我在我奶奶家睡起床晚了,回家发现她已经开始做饭了,我做好心理准备等待她的一阵训斥,但是她什么都没说,我就觉得她好好。
开始住宿生活以后,她也开始会嘘寒问暖,有时候叫我多带一件衣服,我就觉得受宠若惊。在我永远失去宠溺我的人后,她越来越像个慈母,所以我们没有更年期遇上叛逆期,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调皮叛逆了,岁月也磨平了她的一点就爆的脾气,所以我们的生活和关系都是越来越好,高中假期回家,我们会放着大床不睡,两个人挤在小床上聊到很晚,大学回家我睡到自然醒,她做好饭叫我起床,像是倒回来了。至今,她是我在这个世界的软肋,下辈子,我希望做一个宠溺她的妈妈。
其实我感觉我现在跟我小时候没有多少差别,可能是因为早熟,3岁就记事,我现在会做的家务我四年级就全会做了。
很多人小时候希望赶快长大,但我从小就知道我不想长大,我现在仍然这样觉得;我从小就觉得一切会越来越好,现在仍然觉得;我从来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现在仍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