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芒将东之大壑,适遇宛风于东海之滨。
宛风曰:“子将奚之?”
曰:“将之大壑。”
曰:“奚为焉?”
曰:“夫大壑之为物也,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吾将游焉!”
宛风曰:“夫子无意于横目之民乎?愿闻圣治。”
谆芒曰:“圣治乎?
官施而不失其宜,
拔举而不失其能,
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
行言自为而天下化。
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愿闻德人。”
曰:“德人者,居无思,行无虑,不藏是非美恶。
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 。
怊乎若婴儿之失其母也,
傥乎若行而失其道也。
财用有余而不知其所自来,
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
“愿闻神人。”
曰:“上神乘光,与形灭亡,是谓照旷。
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
万物复情,此之谓混溟。”
【解释:淳茫先生是大雾的化身。
远望他,浓浓的,故名谆;
近察他,空空的,故名茫。
他从西陆的旷野飘向东海的大壑,到海滨遇见了宛风先生。
宛风是龙卷风的化身。
他的身躯如羚羊的扭角,弯弯的盘旋着拔地而起,故名宛。宛风游荡东海,偶尔登上西陆,沿路惹祸。
百姓怕他。
他也喜欢百姓,笑他们是“横目人”。
宛风问:“你要去哪里?”
谆茫说:“去大壑。”
宛风问:“去做啥?”
谆茫说:“玄妙的大壑哟,潮汐灌,灌不满,壑底漏,漏不空。我要去皈依呀。”
宛风说:“先生对横目人不感兴趣了吧?听说有圣人在他们那里推行圣治。圣治是啥?”
谆茫说:“怎么你也问起圣治来了?
设官行令要妥当。
提拔贤士用能人。
了解百姓真实情况,按照他们的意向办事。
措施啦号召啦都要他们自己去实行,不要强迫他们。
这样;天下就归顺了。
一旦国有大事,上峰只要招招手,挥挥指,全国就动员起来了。这便是圣治。”
宛风说:“听说那里出了德人。德人是啥?”
谆茫说:“修道养德境界很高的人,
清静不游想,
行动不谋虑。
任你是是非非善善恶恶,他都不介意,
乐与众人均沾利益,
愿随国民同臻富裕。
偶尔道心妙悟,他怅然,好象小孩念母。
想起还在红尘,他茫然,好象孤客迷途。
银钱不乱花,自然有节余,不关心财务。
饮食不考究,自然能够足,不过问炊厨。
这便是德人的模样。”
宛风说:“还想听听神人。”
谆茫说,“神仙在天上,肉身已消亡,化成一片光。
明亮亮,空荡荡,这样的生存状态便是所谓照旷。
活得尽性尽情,到哪里,都舒畅。
有时飞翔天空,有时飘行地上。
在他眼里,人间一切事情,历史兴衰,个人爱恨,完全是虚影。
在他眼里,世上一切生命,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终久要归根。
根就是道。万物一道,彼此混同,互相冥合,再也分不清,这样的综合体便是所谓混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