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就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我是由外婆带大的。每年春夏的时候,外婆总是会从野地里采回来许多草药,晒干后泡来当凉茶喝。年幼的我,最喜欢跟在外婆后面,问她各种花草的名字,外婆也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这个是车前子,那种开紫色花的叫夏枯草,金银花泡茶又香又清火……从外婆那里我知道了许多花草的名字和作用,可惜的是,最后能记住的并不多。
小学三四年级时,看完《十万个为什么》的宇宙篇后,我对星空发生了兴趣,经常会跑到小学地理老师家里,问他各种星座的具体位置。繁星点点,银河无边,最后能记住的也就是北斗七星。
上初中后,我又对中国古典诗词发生了深厚兴趣。第一次读到《春江花月夜》的“滟滟随波千万里”时,为了知道“滟滟”这个从未见过的词语的读音、含义,以及还有哪些词句里用到过这个词语,将语文老师追问到不耐烦——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读诗不能像你这么抠字眼的!语文老师说道。
但我就是改不了喜欢刨根问底的毛病。每次遇到较为生僻的字,除了会翻字典查读音、含义之外,还会去到底查找它是否有其他引申义、哪些人的哪篇文章或者诗词里曾经用到过这个字……往往到最后,我只记住了某个字、某句话,却忘记了读过的那些文章与诗词到底写了些什么。
这种情况,一直到我读到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时才有所改观。“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至今,我都记得读到这句话时心里那种震撼、有如醍醐灌顶的感觉。
原来读书并不需要死抠字眼;原来过于执着于弄清每个字、每句话的含义,并不能真正领会整篇文章的美;原来读书无须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更能领略字里行间的含义……
原来,过去那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某个字、某句话上面的读书方法,不仅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也会让自己错过更多的好书——生命有限,精力有限,而想要读的书却有那么多。
但不求甚解也并非对所有的书都不进行深入研究,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书,以及相关联的知识,还是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求甚解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从那之后,我开始尝试不过分纠缠于某个字到底有几种讲法和几种用法、某句话到底是什么意义的读书方法,也渐渐地从中得到了更多的读书的乐趣——我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读更多的书,有了更多的精力去研究那些感兴趣的知识。
明朝读书人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说:“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而读书的乐趣,就在于解与不甚解之间。
好比春天的百花、夏夜的繁星,并不需要是否知道每一朵花的名字、每一个星座的位置并不重要(植物学家、天文学家除外),重要的是它们能让我们感觉到春天的美好、宇宙的深邃神秘。
当我们所读过的书,所掌握到的知识,都融入了我们的思想之中,化成了我们的言行举止的一部分,这个字有几种写法、那句话到底如何解释,也就已经并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