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对于中国青少年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真正地长大成人了吗?曾经发生过一个案例,一位大学生起诉自己的父亲,向他索要抚养费,最终法院判定父亲不用支付其抚养费,因为他已经达到18岁。说理,说情,18岁之后,到底还要不要给孩子生活费呢?且看看壹诧的小伙伴是如何想的。
正方
Jason
生活压力那么大,不给生活费怎么活?
18岁之后就要完全靠自食其力不给生活费,孩子的存活率一定很低,因为这个社会太现实了。
首先,没有钱寸步难行,18岁的孩子绝大部分还在上学,并没有谋生的能力,如果父母不给钱的话,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存活下来,太穷了,在学校怎么可能有谋生之路呢?
其次,现代社会压力那么大,基本上孩子哪怕工作多年以后也没办法买房,还得靠父母资助大部分,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个18岁的人独立生活没有任何援助,相当于逼它去绝路罢了。所以不建议这样做。
18岁对于这个残酷的世界来说,还是太稚嫩了。
Peppy
许多孩子都会在18岁通过成人礼的洗礼,通过十二年寒窗苦读的高考,踏入了另一条路,那就是走向远方,开始成为一个半校半社会体的存在。
“你长大了。”这句话不仅意味着父母开始放手,也意味着自己真的“有毛有翼,可以飞了。”但是18岁后的人生,真的是一个完全的独立体了吗?大学其实只是一个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修炼地。
大学有很多种可能性。有一些是“孩子要穷养”,他们拼命去兼职、实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用时间与精力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金钱;有一些是“不能苦了孩子”,他们或许懒散度过四年,但是更多的是有了金钱作为基底,他们的目标放得会更远大。他们也可以去选择兼职、实习,来获取更多的钱,或者变成存款,等到有一天,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比如去外出学习,或者可以存一笔考研资金。
给了生活费不等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等于孩子一定不会去社会上锻炼,而是自己耗费时间与精力获得了1000块钱的生活费,而别人在本来就有的1000块钱生活费的基础上,多了更多的人生可能性,多了更多的选择权、主导权。
Tiger
当前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完全公正的,贫富差距较大,市场经济不平等竞争,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甚至存在地域歧视。
身在偏远地区或者不发达乡村的孩子,从小就没有优越的教育资源,也没有较丰富的工作机会,如果18岁他们还在这种地方生活或者学习,根本没有几个单位能够为他们提供一份兼职的机会去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就算勉强找到一份,得到的薪资肯定也不多,而这时候父母如果不给予支持完成他们的学业,怎么能走出这个地方。就算农村孩子走出了自己的小地方,到大城市,他们没有城市孩子的眼界和人脉,在找兼职上又少了一份竞争力。这时候农村孩子想要跟城市孩子竞争,只能通过取得优异成绩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而全心专注成绩,就需要父母给予生活上的保障。
也许某一天国家变得更强大,共同富裕能够实现,地区的差异性大幅消减,就业机会丰富,那可能孩子们就能自给自足,但这一天没有到来之前,还是需要父母给生活费的。
反方
Jamie
18岁,是个分水岭,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了。18岁,我们要学会独立,而父母,需要学会放手。
在中国,大学生向父母讨要生活费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父母的精心养育,让我们按部就班入学升学,到了18岁,我们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却也没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因为中国式养育,是不允许孩子操心任何学习以外的事的,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你只管好好学习,其他事你不用管”。也因此,孩子未成年之前,父母对于自立意识的教育是不重视的,也是缺失的。
成功考入大学后,有时间在课业之外挤出时间打工赚钱自立,实现经济独立的人寥寥无几。这时候,父母当然不忍心孩子在外受苦受累,生活费一个赛一个地高,孩子也拿得心安理得。殊不知,不放手的爱,不仅是让孩子在18岁之后还要拿生活费,还可能导致结婚后还要父母买房,有孩子还要父母当“保姆”。
中国父母堪称伟大,却也心酸,做儿女的,更应懂得父母的付出。18岁以后厚着脸皮拿生活费,实在是骚得慌。就连法律都在告诉你,18岁已经不需要向父母要生活费了。当然,18岁只是作为一个界定,但我们确实应该尽早地凭自己的双手独立。更何况,大好青春,人生路漫长,要学会的很多,怎能只学会了索取?
18岁,父母需要放手,我们需要放手一搏。18岁,请放手。
Ada
18岁意味着成年。18岁后,父母完全可以不给生活费。我想,在古代时候,可能不止18岁,可能更早的时候,父母就已经不给生活费了大家都一样生活一样成才。并且现在我们的社会也已经远远脱离吃不饱穿不暖的时候了,凭自己不会饿着。各种兼职活动,学校的兼职都完全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并且能在这些活动里更快速的自立成长。
想起来我们也曾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接受太多的风吹日晒,等真正走向社会才发现,原来自己没自己想的那么厉害。我们需要有一个自立的过程,18岁后不给生活费,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开始崭新的人生经历。
不给生活费也不意味着袖手旁观任其自生自灭。自己个人独立,在获取收入过程中会明白金钱的价值,会明白赚钱的效率,也会更了解到自我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意识到这个问题行,会比单纯填鸭式学习更有用。当其在这些过程中遇到困惑,父母还是会解答你的问题。当遇到收入危机时,会自己考虑如何解决,依靠借款过桥,还是募集资金,还是怎么样。想想这个过程都无比精彩刺激。这可能会是人生中一段精彩的经历,也是未来成功的重要基础。
让自我独立,这才是18岁不给生活费的原因。
June
我认为,孩子18岁后,父母可以不给生活费了。小时候听老师说西方国家不讲人情,他们在孩子18岁后,就会将其赶出家门,如果回家吃饭,要给餐费。当时老师说这个事情,是站在批判西方国家家庭冷漠,褒扬中国传统家庭的温情角度。
那个时候,也对西方国家的冷漠不可思议。现在自己才慢慢明白,这是人家的教育方式不同,天底下,哪有父母不爱孩子的,但是他们有自己的爱的方式,你表面看起来冷漠,实则内心有大爱。
虽然说,孩子18岁,还在读书,被给生活费,不近人情,但是18岁也属于成年了。既然成年,就要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勤工俭学,可以去社会上做兼职才赚钱收入。
早早地参与社会工作,能够知道赚钱的辛苦,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对父母的辛苦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另外,参加兼职工作,还能够锻炼业务能力,学习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毕业后,也能够尽快地融入工作,融入社会。
一些中国父母,对孩子溺爱,养成了他们依赖、啃老的习性。从长远来看,反而是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成才的。
Windy
从字面上来说,是从父母的角度看需不需要给生活费,而我认为父母在孩子18岁以后不需要给生活费。“不需要”意味着父母的信任,也是一种爱的方式。
首先法律上规定18岁是成年人,年满18岁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成熟,更是思想上和心理上的成熟,成年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了,父母也没有义务给生活费了。作为一个拥有独立自主人格的成年人,应该能够养活自己,并且父母已经尽到法律义务将你抚养到成年。
其次,从道德层面来讲,父母已经尽心培养你18年到成年,应该放手一搏,让年轻人在大学生涯学会养活自己,提前适应在社会如何生存。不论孩子的金钱收入是靠自己打工兼职还是拿奖学金,对他来说都是一个成长的机会。所以不需要给生活费,是因为相信18岁的孩子可以独立自主,是对年轻人的一种赞扬。
最后,父母在学业上已经帮你付完学费,已经尽到了义务,作为身心发展健全的成年人还能提什么要求呢?在空闲时间做一份有意义的工作,养活自己,不失为一种人生体验,而且我们可以挺直腰板对父母说:我可以自己挣生活费了。
- END -
■ 编辑排版|Peppy,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图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
独立思考的人自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