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
这话是老瞎子的师父对他说的,如今老瞎子又说给了他的徒弟听。
老瞎子奔波一生,翻山、赶路、弹琴、说书,奔奔忙忙,不辞辛劳,只为那能治好自己眼疾的药引——一千根弹断的琴弦。
从二十到七十,从青春年华到苍颜白发,五十载紧绷的心弦令他从未停歇。
终,弦断,曲终,人已迟暮。
然一千根琴弦换来的却是一纸空白。
从未想过的结局。
意料之中的真相。
一直以来为之奔波忙碌的目标竟是虚设,一切期待都化为泡沫,断的又哪里仅仅是琴弦呢?
而小瞎子对这一切尚一无所知。
他仍满心希望着重见光明,想看看自己未曾见过的世界,看看“绿色的长椅”,看看“曲折的油狼”。
他相信着师父的谎言。
他才十七岁,他正十七岁。
他绷紧自己的琴弦,也绷紧了自己的心弦。
那张吸引了老瞎子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的白纸,又将吸引着小瞎子活下去,走下去,唱下去。
一根不能拉紧的琴弦,难以弹出悦耳的曲子;一段没有目标的人生,难以活得积极精彩。
躯体是不可或缺的镣铐,灵魂在其中可庸然自缚,也可翩然起舞。
只要心中有光有方向,就不会走入绝望。那目标会牵扯着我们的心弦,让其紧绷,永远积极,永远努力。
“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
于是才有了那些为了高考昏天暗地的日子,紧绷着紧绷着,从凌晨到深夜,反反复复地被裹挟着向前,也能在日复一日的折磨中咂出些梦想实现的甜来。
于是才有了那些加班到深夜却还在一次次的放弃前一次次劝自己再坚持坚持的人。
那些经历了身边亲人朋友的不断离去还得自己走下去的人。
那些被生活反复鞭挞却还爱着岁月的繁华的人。
一生很短,还是得为了那一点念想活着。好好活着。
一个梦,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物件。
我想起了祥子,那个曾经诚实可爱的青年。
为了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他不顾疲惫地干活赚钱。这是他活着的目标,是他心里绷紧的弦。
可三起三落,终是压垮了祥子。
目标破碎了,他也与曾经的自己渐行渐远。
跌倒了,伤了痛了,大不了哭一场,醉一场,明天依旧得过。
目标在前面牵着你,扯着你,硬着头皮也得走下去,走着走着,路也就出来了。
“目的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
“咱的命就在这琴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