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冉 跟我吐槽,说带孩子回老家休年假,原计划8天,现在3天就待不下去了。原因是她爸爸,是个习惯性否定别人的人,相处起来给自己和孩子带来非常大的不舒适和压力。
举个例子:
他爸爸身体不舒适,她说:爸,去医院看看吧?
爸爸:去什么医院?一有病就让我去医院,是嫌我死的早?
她:那找点药,多喝点水吧。
爸爸:你爹都病了,还让你爹自己喝水吃药,一点都不关心,连去医院的钱都舍不得?
……
这种态度不好且不假思索的反驳,每天都发生无数次,那种充满负能量,完全不愉快的交流,经常让人憋一肚子火。
@冉 说,爸爸在她小时候就这样。小时候她只能默默的接受来自家长的否定,常感受到伤害。长大了,她决定报考一个离家巨远的大学。而妈妈,早已变成一个习惯性沉默的隐形人。
冉受不了,让我聊聊这种习惯性反驳的人是不是有病心理疾病??到底怎么肥事嘛?
我仔细想了一下,貌似我身边好像没有这样的人。然后又狠狠的排查了一下,发现,额,确实也有这样的人。只是方式不一定一样,案例也不多。
为了完成冉小姐的任务,我不得不加了一个豆瓣的“杠精”群,卧底数天,终于聊出了几个类似的人想法。
总结一点规律,不一定对,姑且给冉小姐安心。
一、习惯性否定/习惯性反驳/杠精/ 的几大特点
首先要排除,聊天对话中,有人观点有异,或出于对讨论概念的划清而给出的否定。这和习惯性否定是不同的,是非常正常的,是可帮助大家进行更有意义的讨论和对话的。
而习惯性地反驳别人的人,往往不能做到“兼容并蓄”这一点。你能明显感觉到,对方反驳不是为了追求事实上的对错,而是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凸显自己的存在感。
习惯性否定/习惯性反驳/杠精/TA们口头常用语:
「不是吧」「不对啊」「不好」「不行」「那你就错了」「那不一定」「不全是」「不好说」「那人家有的怎么怎么」「凭什么」「但是」,相信大部分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人出现过吧。
多数对话时,TA们不假思索的进行这类否定语言的回复。你明显感觉到,TA们的对话是跟你拧着劲的,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故意在争辩,让你感受到十分难受。
比如说有老公这样的:
妻子:给孩子报个钢琴班吧?
老公:(完全不假思索地)不报!报那玩意浪费钱,是那块料吗?
……接下来无论妻子怎么讨论可行性,都是否定,完全没有认真思考是否真的适合孩子。只为否定而否定。
妻子:(一起逛街)老公,这件衣服怎么样?
老公:不好,花花绿绿的,跟赖蛤蟆一样!(然后逛街许久,他每一样都是否定的)
妻子:(十分泄气和郁闷)
比如有朋友这样的:
你买了个白菜价的包,TA:神经病吧。买这么便宜的,一看背出去就很low。
你买了个贵的包,TA:神经病吧,花这么多钱买个破包。有什么用,还不是一样装东西……
比如有同事这样的:
你刚讲完方案,TA:这方案不行,因为……你有没有考虑到……这根本就不行的玩意……
你不管说什么他都要说不是,你反过来支持他他还是说不是,感觉最好别说话……
二、那TA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在此感谢几位朋友提供的自我内心剖析(答应好的,不露脸)。
1、因自卑,启动的防御机制
希望通过不断提出的意见,得到他人的肯定,潜意识中,“我恐怕我不如你。”
对TA们来说,他人比我好就是对我的伤害,是威胁,所以我的言语就一定要胜过你。
2、获得安全感
先发制人,我会用否定的方式控制你,暗示只有我才是最强大的。至于是否对他人造成了伤害,不重要,只要攻击他人,可以获得自己所谓的安全感。
3、缺乏自信,想要证明高人一等,我比你聪明
不断的寻找他人的错误,造成他人不适,这样,我才会显得高人一等,我比你更聪明,我更了解,更权威,更有资格等等。
还有时候就是想秀一把,想与众不同那种。如果秀完了,还遇到认同的,那会虚荣心爆棚,自我会感觉很满足,是为增加自信与关注。
4、好辩,有极强的胜负心
口头之争必须要赢,无关事物本身,要有气势,要赢得口头之辩。
这样感觉可以在团体中拥有发言权=拥有一定程度的权威=拥有一定的权力=可以占有更多资源。
5、缺少自我价值感
不知道自己存在是有什么价值,也经常感觉不到自我的存在感,只好通过抬杠的方式,找到一点价值感,存在感。
通常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成就的人,会对自己存在的意义产生怀疑,最后就会转入最容易显示自己存在的方式来安慰自己:比如反驳别人,打击别人。这样可以得到快感,来找寻自己的位置。
6、好为人师(所有人类的毛病)
相比TA反驳的人,自己也许曾经获得过一些成就,或有一些不错的外在条件。有一定自制力,但喜欢压抑自己的感受,以打嘴仗作为发泄方式。喜欢比较、评判,不懂得换位思考,习惯性好为人师。
7、瞧不起你,故意不尊重
有一些TA们,并不是无脑的,谁都反驳。
TA们一般喜欢总是否定熟人,而对陌生人毕恭毕敬。
因为什么呢,因为觉得自己能得罪的起(看来也知道自己这个不招人喜欢)。
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陌生人,他们通常会比较收敛的。对于自己得罪的起的人,就想单纯地想打他脸,如果他恼羞成怒的话我的目的就达到了(哈哈,你能把我怎么样)。
8、自我为中心 狭隘 固执
思维越保守、越自以为是的人,言辞越激进、越缺乏有力的证据和清晰的逻辑,他们甚至沦为单纯、反复并情绪化地强调自己的观点,毫无“说服”可言,也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反驳”。
经常觉得有义务有责任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试图纠正对方的想法并自己保持一致,以自我为中心,就是属于那种我都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
-------------
根据访问来看,这样的人,一部分都自述,曾在成长路上受过伤害,内心渴望着各种被认同,缺乏安全感。
TA们幼年时,或被疏于照料,或被各种嫌弃不看好,或有暴力问题,或出于外貌问题……
尤其是童年遭受过语言暴力或肢体暴力的孩子,也许可能养成“对立型人格”。这类孩子潜意识中,习惯性把别人的观点当做是与自己作对,是隐形暴力威胁。凡事习惯了往严重和坏处想,缺乏认可与尊严。
没有得到过包容的孩子,长大了,很难去包容别人,没有被从小肯定的孩子,长大了,也很难去肯定别人,总之也是可悲的人。
----------------
三、逃不掉,要怎样和这类人相处?
与这类人相处,着实让人不愉快。因为请记住这句话:没有人喜欢被否定!被否定会造成强烈的心理不适和反抗甚至上升到仇恨。在远古时,被否定很可能就意味着有生命威胁。
大家看到这类人,都恨不得躲远一点,但有些人可以躲开,有些人并不能躲开。比如,家人。他们陪伴我们一路成长,尤其在我们小时候,在我们无法辨认,无法反驳的时候,似乎接收这些否定的信息是唯一的出路。
那遇到躲不掉的,究竟怎么相处呢?
1、千万不要去与TA们辩论
因为没有意义。就算是真正的讨论问题,,大家说话基本都是在讨论大概率,世界上没有100%。要么沉默,要么回复一句“也许吧”
2、不要试图去改变TA们
除非他自己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需要改进,不然不要指望你的说教可以让对方觉悟。
3、永远清楚自己做事与谈话的目的
与这类人相处,知道对方的特点,如果要达到目的,可以适当在前提假设下肯定对方。不要掉入对方的谈话陷阱扯一些没用的。
要不断的强调自己谈话的本意和初心。千万不要最后把讨论变争论,争论变争吵,争吵变攻击。
4、如果可以结束话题,就尽快结束。脸上笑笑,把智慧埋在心中
5、永远记得,你有你的价值,强大自己的内心,不要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恼羞成怒。
6、通过不断的自我肯定,修复童年被否定留下的坑洞。
----------------------
最后,反过来我们要排查自身,是否也有这类毛病。
三人行,必有吾师。与人谈话不都是华山论剑非要有个输赢,而是找到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的机会,有效的交谈可能是你和别人一拍即合达成共识,也可能是因为别人不同意你观点后让你获得了全新的知识或思维方式。
千万不要忙着不思考,就用潜意识去反驳别人。这样会错失成长机会,与人渐行渐远。
卡耐基在《人性的弱点》中说,“批评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它会让人增强防御,竭力为自己辩解;批评是危险的,它会伤害别人的自尊自重,激起别人的仇恨。”
写在最后:你地位上升了,怼你的人也变少了,这是好事,也不见得是好事。君子要有诤友,当然不是指那种无脑反驳的。
2019年8月6日 熊仔麻麻 给冉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