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不懈
自古以来,我们的先人长辈,就对这个词有着独特的偏爱。
行,易,止,易,唯有坚持,不懈,才难,可能也就是因为这份难,它才备受欣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朱熹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这里仅罗列以上三个。
但脑海中,确实翻江倒海,有三竿旗帜突出。
其一,就是“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强调了坚定的意志和毅力的重要性,强调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决心,可以克服各种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上联是破釜沉舟,说的是项羽率军伐秦,过漳河的时候,命令士兵只留三天的干粮,然后把船沉没,把锅砸碎,以示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下联是卧薪尝胆,说的是越国被吴国灭亡,越王勾践睡在柴草上,每天临睡前都要舔一下苦胆,以提醒自己不忘亡国之辱。
这两个故事的结尾,也是颇有励志意义,战国时期秦灭六国,但最终还是被项羽所灭。春秋时期,吴灭越国,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率领3000越国士兵打败了拥兵10万的强大的吴国。
记得那时候自己还是高中求学时期,难免会有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会把这两句长长的对联在本子上草稿纸上书上,写了一遍又一遍。
意思是想一再的告诉自己,只要有决心,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做到的。
其二,则是个外国友人,爱迪生。
这个可能是小学时候耳熟能详的一个故事,说是爱迪生为了发明灯泡,找到适合使用的材料,做了三千多次试验,最终找到了钨丝,才有了现在的各种电灯,让我们加长了时间的使用,让夜晚如同白昼一般。
他也曾留有名言:
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其三,是我之前还给孩子们讲过的故事,也是我们家成语书“铁杵成针”的细说。
说的是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走着走着,看见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李白不可置信。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李白又问。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老婆婆淡定的说。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于是也就有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中国谚语。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对于我们这群跟着追着坚持写着的人来说,不必挂怀过去,也不必执着未来,就走在当下,把时间交给坚持不懈,就以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