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沙师弟。沙师弟老实低调,兢兢业业,加入取经小组后,一直很踏实,是个老实人。当然,武功平平,基本上是一打就废,一抓就完,和妖怪们配合的很默契。从能力的视角看沙僧,从小到大,看到的书和电视剧,乃至评论基调大抵如此。
后来不读书了,平时里让思绪的野马驰骋在无垠的旷野中,沙僧的形象逐渐就模糊了,逐渐的出现了新的模样。
按照行文规矩,把沙僧的工作简历还要说说,不耐烦的读者可以直接跳过。《西游记》原著中的基本档案如下(取经后):沙僧,男。年龄不详,婚姻不详,法术能力不详。兵器:降魔杖。目前职务:灵山金身罗汉。简历按时间顺序:担任天庭卷帘大将;因犯罪被囚禁在流沙河;唐僧取经团中唐僧三弟子;灵山金身罗汉。个人及领导评价云云略。
跳过工作简历,再说唐僧取经路过流沙河的事。小说中说过,沙僧之前已经杀过九个取经人,取了这些人的骷髅头作为纪念。还有一件事需要说的,沙僧猪八戒打架不分胜负,与孙悟空交战之后,打了一阵之后就败下阵来。
这些都是小说中讲述的事情。里面有些需要对比和思考的地方,随便挑一个入手:沙僧武功到底什么水平?
先说说他的天庭职务,卷帘大将,文中说过:“往来护驾我当先,出入随朝予在上”,相当于玉帝的专职高级贴身保镖的角色。这种级别的功夫水平应该不低,齐天大圣大闹凌霄宝殿的时候,各路神仙都不行,但一个镇守通灵殿殿门的王灵官和孙大圣打的难分胜负。按照保卫级别越高能力越强的标准,卷帘大将的武功至少不低于守门的王灵官。
还有一个标准就是猪刚鬣与孙悟空交战时从天黑二更打到东方白,这才败下阵来。沙僧在流沙河与猪八戒第二次交手打了两个时辰不分胜负,从这个对比上看,沙僧至少与猪八戒是一个水平级别的。值得注意的是,沙僧被贬流沙河后身上长期带伤,文中交代:“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因此可以看出,沙僧在取经路上没有伤的时候武功真实水平应当在孙悟空和猪八戒之间。
第二个问题:卷帘大将的过失至于被贬流沙河?
文中说过,卷帘大将因为在蟠桃会上将玻璃杯打碎了,玉帝在大庭广众之下生气了要杀头,赤脚大仙说情贬到流沙河劳教。正常逻辑,一个信得过的长期的贴身侍卫在接待工作中打破一个玻璃杯,充其量属于过失,严重点说接待工作失误,要杀头或者劳改非常不合情理。其中,这个失误还是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实在是有那么点周瑜黄盖的意思。
前两个问题后说一个事实:金禅子前九次取经都失败了。
小说中说到,金禅子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不服老师的课程,结果被贬成凡人。书中暗表的是,金禅子投胎转世后,一直致力于西天取经的志向,转世九次,九次取经。但是到了西天取经的必经之路--流沙河就结束了。我们不知道前九次取经时候究竟有没有保镖护送,但知道的是取经人都被沙僧吃了,头颅被当做手把件穿起来,平时挂在脖子上。吃掉取经人的理由是饥饿,沙僧和很多人包括观音交流时都反复强调没有吃的只能吃人,不管是取经的还是别的,一律平等的吃掉。以沙僧取经时期的真实武功,高于猪八戒低于孙悟空的档次,加上流沙河天然的地理优势,前九次过不去是必然的,这次如果不是沙僧同意,观音也不好使。
写到这问题就有点清晰了,沙僧之所以在流沙河劳改,实际上就是阻止金禅子取经。无论是沙僧有意也好无意也罢,客观事实造成了金禅子九世取经失败。这事应当有两种可能性,一是玉帝要阻止金禅子取经,卷帘大将知道并且配合和执行命令;二是玉帝要阻止金禅子取经,卷帘大将不知道,只是在客观上起到了作用。从小说中看沙僧的言语上似乎是不知道,而且七天一次胸口玩飞剑很痛苦。不过,实际上金禅子九次取经全部失败,这个情况更有可能证明卷帘大将知道,而且能够克服职务免职下放劳教和肉体刑罚,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这是一个玉帝非常值得信任的人,坚守流沙河阵地,是卷帘大将的使命。
为了第十次取经成功,小说叙述的很多事情比较符合逻辑了。孙悟空是第十次取经前的五百年前被佛祖压在五行山下;猪八戒被贬下界时间不详,但是在蟠桃会之后;卷帘大将被贬流沙河,然后金禅子取经九次失败,这表明卷帘大将至少应该在流沙河有二百年至三百年间。
在去找取经人时,佛祖给了观音几件取经人的信物以及法宝,观音一路过去好不在意,单单对取经过流沙河比较担心,此时就恰恰遇到了沙僧。一战接触下来,沙僧知道这次取经佛家势在必得,高层力量直接干预,他这一关是阻挡不了。顺势拜在观音面前,坦诚交代苦大仇深的冤屈以及饥饿难忍的窘境表达迫切脱离苦海的决心,终于取得取经高层认可,加入团队预定指标,实际上,他才是真正最先获得取经高层通过的入门人。
正是由于孙悟空是在金禅子投胎前被囚禁的,武功高强历史清白,因此启用他做取经人保镖是最好的人选。猪八戒虽然官方结果是作风错误被贬,但究竟是什么真实原因佛家也不能确定,录用猪八戒是另有一层含义在其中。
在获得取经团队指标后,沙僧遇到唐僧取经小组时,依然没有轻易放手,还是尽力与孙悟空猪八戒进行了战斗。这一段,猪八戒和沙僧有过几次单独的接触,打的时间从很短到很长,这里面有些意味深长的情况。沙僧打不过孙悟空,躲到河中不出,采用拖死你的战术。最终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孙悟空请观音派了人带了葫芦来的,这意思很明确:不让过就给你装进去,佛家的级别待遇全都完蛋,天庭也不会追认你是啥啥职务。好在沙僧能够非常自然的解决了这个尴尬的局面,他成为唐僧三徒弟。
从此,沙僧在取经路上默默无闻,一路跟着取经小组前进,没有功绩,但决没有败绩。虽然打不过所有对手,出不了有效的建议,好在陪伴唐僧左右,一直是大家心中的最忠实的沙师弟,沙僧最后成功的成为灵山上的金身罗汉,职务不高不低,恰到好处。每次看到《潜伏》里的余则成或者提到代号佛龛,我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沙师弟。圣人无名,至人无功。这个词好像就是专门给他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