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什么?恐怕即使是社工大师其实也无法说得清楚,可能也永远没有答案。社会工作始终有其批判者和诋毁者,尤其是当前中国内地的社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众多社会工作者“毕竟还too young”。或许社会工作从其兴起之日,就带有反思性,因为持续的反思,所以一直进步,想必对社会工作者个人亦如是。
“反思”,是社会工作中的高频词,反思是什么?怎样反思才算是“反思”?督导一次与我私下交流时谈到,我们的同工不懂得反思。当时颇为震惊,自问相当注重反思,难道我一直以来都剑走偏锋了?某专家评估时指责:小组按照国际惯例不能超过六节;又说封闭性小组不能够让新组员加入。这是什么国际惯例?社会工作只有一种标准吗?如果小组所有成员都同意新的成员加入,对小组目标有帮助,难道我要跟组员说,专家说不准这样做?我尝试查找支持这种“惯例”的资料,也没有任何发现。即使有又如何,“尽信书不如无书”。那位专家又说,心理社会模式适合解决所有类型的个案。难道我就应该深信不疑?我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吗?我也不会说专家的说法是错的,我会去思考和质疑、甚至求证,我认为这也是反思。
愚以为,只要对自己工作相关的所有元素,理论、理念价值、工作方法,社会资源,督导和知识学习等所进行的反省,检视和思考,并在这过程和有自己的体会,就已是反思。反思是贯穿社会工作的整个过程和方方面面的,有反思才有成长,甚至可以说反思是进步的源动力。
社工强调要反思是不能少的,实际上,我们做个案开、开小组何尝不是一种反思?只是案主和组员在社工的引导下进行反思而已,很多情形下,众多所谓微技巧,说到底也带人反思的技巧。助人自助过程中,为服务对象反映其情绪、感觉、认知方式,与他们发现自己所处系统中的资源,引导案主探寻解决困难办法,这个过程,就是引导案主去反思,在自身的反思中认清自己,或发现新方法。小组同是此理,只是需要引导去反思的对象变为一个有共同目的的群体,能影响组员反思的人,除了社工之外,还有其他组员,所关注的焦点在小组动力而已。“镜中我”理论是一个例子,“体验式学习”也是一个例子。没错,带义工进行活动分享也是引导他人反思。
反思必须是需要具体的,明确的,有针对性的才能有促进自我检视和进步。只要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其技巧是大同小异的。个案也好,小组也好,义工分享也好,实际上都需要反省自身所参加过的、体验过的、观察到的、经历过的事情,来思考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过程对自己的影响。反思要具体,才能直指人心。所以,我总认为表达同理心的案例说“我理解你的心情”这话可能会让案主觉得社工很假。你说理解他的心情,你必须把你感觉到的案主的心情说出来,是愤怒?是悲伤?是失望?还是什么?他的情绪状态不是简单的喜怒哀惧能描述的,不带询问性便说“我理解你的心情”,又不反映他的心情和感觉,案主是否觉得你真的明明白白他的心?如何确认他的想法、知觉和情绪?
同理,我们强调称赞他人要针对他特定的行为。我们先把我们听到,看到,察觉到的内容先反映给他人,再去表达这个行为背后的意义,这样的赞美才显得真诚,因为社工针对的是他某个具体的行为,他自己也能感觉到你说的是真是假。刚刚工作时,观察到一个很深刻的情景,督导当时腰部不适,特意问一个常来中心的“百厌精”借位坐,稍后督导特意说:“谢谢你愿意把位子让给我坐,我坐下来后,我的腰舒服好多了,我的腰没那么痛,好多谢你啊。”这看起来都不像称赞人的句子,没有说他乖、听话或者有礼貌。虽然那小朋友没有说话回应,只低下头咬着自己的嘴唇。他肯定听到这句话,他会去思考自己这个举动是不是乖,是不是有礼貌,他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会回想这个经历是如何影响自己的。下午团督时,督导也举这个情景作为团体督导的例子。
因为反思必须要具体的才能促进改变,所以也更明白,为什么导师说小组中的游戏不是最重要的,也明白为什么组员参加小组后感到开心,并不一定能促进组员成长。因为小组的分享如果没有谈到个人真实具体的经历,较难引起组员的反思。导师说,最好的小组是能一坐下来就谈,不需要游戏。这当然是在组员建立了较信任的关系、愿意打开心扉分基础上才能达到。游戏更多是引发话题,催化组员进入状态的作用。与其抓破头皮去想一个好玩的游戏、近乎完美的游戏,不如开小组之前,多想想在小组中如何问问题。
如果未能通过游戏引导组员直面现实的具体问题,游戏只是玩了就玩了。导师曾举自己督导过的社工开组例子:亲子沟通小组中,设计了每对亲子作为一组玩“你画我猜”和“传音筒”之类的游戏,气氛很好,组员猜对了,表示很开心,然后社工引导组员分享时说到,沟通要注意听,留意肢体语言,这样说小组成员学会了沟通方法,其实是不成立的。看来没有重现或者具体事例分享亲子真实生活的沟通情景,是难以学习到良好的沟通方法的。玩“促进沟通”的游戏也未必能学会如何沟通,因为必须要把现实当中的不良沟通方式分享出来,才能进一步去学习更好的沟通方法。并非说游戏只能活跃气氛,游戏要用得其所才能发挥作用。对于幼儿和低龄儿童,用谈话的方式来引导他们反思确实会较困难,换成角色扮演和绘画的方式会更佳,但实际上,都是利用某种载体去带他人反思而已。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与模式都是殊途同归,我相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也可以这样想,既然个案面谈,需要与案主讨论生活中具体的经历和事例,或者真实想法。而小组却没有直面组员生活当中的事例,没有互相分享到各自经历,则还未能促进组员的成长和变化。个案面谈时都会问“可不可以讲多一些平时你和妈妈是怎样沟通的?”之类关注现实情况的问句,所以小组同样需要。义工协助服务后的分享,去倾听义工表达参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感觉,反映义工参与过程的具体表现,才会逐渐引导义工自己去思考活动对自己的意义和发现自己的特质。导师说,问组员和义工“大家从中学到什么”这种问法是很低级的,因为组员很可能会迫于社工的压力而说假话。这种问法或许是从中小学的课本和试卷学来,远不如问什么令自己深刻,观察到什么,参加完后感觉如何之类,然后再继续引导和深问。
社工学会自我反思是重要的,如果社工自身都不懂反思,试问如何能在实务当中带他人去反思?社工对工作的反思如果像发在微博和朋友圈那样,只停留“在与组员玩的好开心,组员很给力,收获满满,感谢义工大力的参与和支持”之类的,恐怕还未到位,可能带小组分享也会停留在开心、好玩。当然,这也是个人的真实感受,这能让社工获得鼓励,有动力继续坚持工作,我并非瞧不起社工在微博或者微信发布这些内容,这也是表达个人心情和感受而已,无可指责。但试想把这样的话写在评检表上,督导和评估专家会是何反应?曾有新同工说,“员工个人反思”那一栏不知道什么。能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跟进个案的理论或策略可以反思,面谈的微技的使用可以反思,案主的经历令自己触动的可以反思,造成案主问题的社会、社区因素可以反思,跟进个案过程中令自己多加思索的事情,其实都是反思!或许毕竟是新同工吧,还未习惯去反思,或者即使自己思考了,也不知道算不算反思。但如果到香港参观三天后,去写八百字的感想,也觉得不知写什么,也会感到困难的话,那就令我滴汗了!即使几天参观学习只是走马观花,也完全可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可以怎样调整会更好?三天的参观,难道完全没有一点是令自己感兴趣的,或者与自己家综有何不同的?为何有不同或者只是有感想,只是不知如何用文字表达。那么文字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不也值得反思?撰写实务文书如个案跟进记录、小组过程记录,也是一种反思过程,呈现工作成效,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文字表达。
反思当然不能只停留在“思”,更重要是在“思”之后怎样做。如果每节小组或者个案面谈的开展之后,组员没去尝试反思的内容,是难以体现组员进步和工作的成效,无论是认知上的调整,还是知识上的增进,还是情绪上的调适,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服务对象做了不同的事情。每次培训,导师都苦口婆心地哀求大家少玩手机,多看书,多学习。我不知道其他社工每次“被骂”的时是何想法,但培训之后没有再继续深入学习的话,被骂的时候再大的震动也没什么作用,导师也是“徒劳恨费声”。每次培训对我都有新的启发,也发现自己知识的疏漏之处,如果听完就算,而不温故知新,这种帮助究竟有多大?
社工的反思有多种方式,接受督导也是相当重要的反思。督导过程就是督导者带领社工反思的过程。而众多督导方式当中,为什么我会认为现场督导是对社工成长帮助最显著的(后来问督导,也同样认为是)?因为督导观察社工带小组的过程,或者听了与案主面谈的录音,对社工的处理方法都了如指掌。督导为社工反馈的时候,所列的情形还是新鲜滚烫的,社工也很清楚记得哪里带得好不好,这都是都极具体的深刻的。进行现场督导时,同工的带领、组员之间的互动,都逃不过督导的法眼。所以我认为,社工要向更快成长,“班门弄斧”是极为有效的。个案面谈如记录对话或稍好,小组过程则是很多细节都难以记录。然而,文书始终无法把一个过程面面俱到地呈现。况且,现实情况是,社工惯在几个礼拜之后甚至一两个月后,才完成个案跟进情况谈或者小组过程记录,其实想督导给你些什么意见?督导一个月才来一两次而已。我常听到同工所“没什么好督”这种话。如我是督导的话,不知会是何感想!
不过社工大多害怕现场督导,究竟要怕到什么时候?!我虽然也会怕,但也顶硬上。所以为我多番强调,督导班的督导们,不应只在交功课的时候才现场督导一线社工。初级督导毕业后,究竟要做什么?初级督导可以问自己,仅仅签文书能多大程度上帮助到前线社工成长?现在中心初级督导给我的感觉,简直就是“打完斋唔要和尚”,斗胆直言,这是很不负责做法。
由此也可见,督导者督导他人的过程,也是一种反思。初级督导,多到工作现场督导同工时,必定能帮助自己更快提升督导水平。督导也提醒我,如今已作为老员工,需要学习怎样督导新人。其实我又何尝不知?只是我的处境却很尴尬:中心有社工主任三名,每个负责一个小组,带领三四个一线社工;同时还有个案主管,负责中心的个案工作的第一步督导;再上还有中心主管,副主管,需要我去督导他人?我只是一个一线社工,我所谓的“督导”,可谓名不正言不顺。我也认为“督导”,其实是分享个人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而已。虽然督导建议饿,可征询同工是否需要协助开小组,一起探访等,但也得看同工的意愿。况且我在长者残障领域,也只有两名同工我可以去协助,如去协助其他领域的同工,又恐被指越俎代庖。不过,更重要的是,所谓督导关系,也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的,我自己也有不少督导已为自己指点过多次的地方也未得到改善。对我这点微末道行,同工不信任,不乐意,别说“督导”他,即使是分享恐怕也不容易啊。若不是每个社工在督导时数上有指标要求,情况恐怕会更糟糕吧。
我“督导”的方法也是被督导的时候学的,就连督导示范时候的表情,语气,姿势,动作等,我都几乎模仿到十足。模仿督导的风格,能让我带小组或见个案时淡定很多,或者把自己慌失在服务对象面前掩盖住了。近几次做定性方法的需求调查时,我也提醒同工,注意访谈提纲需有放射性,不应注重量化的数据。切莫在访谈过程中做成问问卷那样问完一条问题就算,关键要去追问、挖深内容等,这也是大学时老师教的。我同时也分享,个别访谈、入户探访与个案面谈、焦点小组访谈与带小组的技巧其实无多大差别。助人自助是难的,教人如何去助人自助则更难了,不然也不会开督导班去培养本土督导了。其实不信我不要紧,质疑我也是好,但同工应该要自己在工作之外去多看书,所以有点明白导师每次都骂我们不多点看书的那种心情了!其实我应该淡定,香港督导如此资深,尚有同工觉得没什么好督,更何况是我?我又何必“懒醒”呢?
自问是相当注重反思的,不确定自己是否剑走偏锋了。督导说的反思是反复思考,不断思索,寻求出路,扩阔可能性。可能与我理解的反思有差异,但也应会沾边。经常看到一些分享说,社工的介入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案主的成长是一点一滴而来的,那么社工的成长也是啊!自己写的反思性文章虽多,但不足为训。况且,字句当中,颇令人觉得我以师者自居,“有口话人,冇口话自己”,好像我自己就做得很出色,文书写得很好的似的。自己某些文章,既在“教”人怎样做实务,又在“教”人怎样督导他人,甚至简直在训斥他人,旁人觉得我师心自用也不足为怪!写文章当然是反思,所举的例子,也只是个人观察和了解到的现象而已。我没有认为自己是优人一等,不少社工前辈令我佩服不已,无论是用心还是能力,同辈当中也有众多比我优秀得多的同工,每个家综都有出类拔萃的社工,我当然知道自己的斤两!我不会、也不敢自认是勤奋好学,导师说自己曾经每日都对这镜子练习面谈技巧,而今每个礼拜看几本书,我的做法太相形失色了。
“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师”,我也很明白,所以,所谓“督导”他人时候,不是别人的督导需求,我岂敢有“师者”的姿态?我希望以写反思来锻炼自己文字组织、表达的功力和写说理文能力,同时减少一些寂寞而已。况且,我的长篇大论,其实可能很多人早就体悟到了吧!我的文章,有人批到一无是处,觉得简直是狗屁不通,也有人认为相当好。自认为拙作还远未能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但我知道自己写了什么。我不强求他人,有人愿意看,不管是何种意见或态度,都值得我感谢!
“文章千古未尽才”,写反思文章对我而言,绝不是妙手偶得的。它只是我对存在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用自己的说话,举自己的例子,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已。即使我无学问之渊博、无文字之激扬,但也想去指点社工界的江山。写文章,其实也是在反思自己的反思。
一五年四月廿二日记。
`�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