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导读:薛之谦一波三折的经历给众多家长提了个醒,在为孩子规划发展方向时,别忘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或许是这“一技之长”就能帮助孩子度过一个个难关。
我最初知道薛之谦这个名字是在一次综艺节目里,这个英俊的小伙字和张宇等一众“老司机”争当“污王”,其段子手的风采令人印象深刻。
后来才知道,原来薛之谦是个歌手!
有了先前的印象,也就逐渐听了他所唱的一些歌,感觉还挺不错。
自此,对薛之谦的印象越来越深。
相信很多薛之谦的粉丝都与我有相似的经历:先认识“手” 薛之谦,从而接受“歌手” 薛之谦。
薛之谦自己也这么说过:走搞笑路线是人气下滑的谋生手段。!
看来,原本是副业的“段子”,在主业暂时低迷时,对他的演艺道路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
这也为我们的家庭教育方式提出了一个启示:在为孩子规划未来时,除了学习等主业外,一定要培养出一、两项能“拿得出手”的技能,这对孩子的人生发展可以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正如薛之谦的例子,他在“段子界”不是最好的,但是“段子界”中没有人能比他歌唱的好;他在歌手中也不是最好的,但他比很多歌手具备了幽默的段子手技能。
这就是技能的“互补称王”效应。
每个孩子在内心深处都会有被认可、被尊重的心理特征,但这种心理的满足是需要实力的支持。
在家里,可能父母会让着孩子,但是在学校就处于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如果没有出色的学习成绩,就很难在同学、老师心目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不被人关注的时间长了,也会影响到孩子性格及自信心的培养。
但是,学习优秀排名靠前的孩子总是有限的,轮到自己孩子的几率并不很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赢得目光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自己在学习之外的特长。
比如,有的孩子受过篮球专业训练,就可以在球场上赢得掌声;有的孩子提琴演奏好,就可以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有的孩子口才好,就可以在一次次班级集体活动中展露才华......
这样比仅仅“拼学习”更有机会被大家所认可。
即使将来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当大家都在做着相似的事情时,你忽然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了才华,自然会更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父母为孩子选择学习之外的“副业”技能时,
一定要结合孩子自身的兴趣与潜能。
因为,在孩子性格特质方面,天生、遗传因素还是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孩子不是那块料,再培养也是“事倍功半”。而能找准孩子的兴趣点,学习起来就会更轻松。
当然,无论是学习或是学习之外的兴趣技能,都离不开“认真“二字。
正如薛之谦做个段子手也并不轻松,他说,自己能用三个小时时间写一个段子,可见用心之深!
所以,要想孩子今后的“一技之长”能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那么,对孩子的兴趣技能的培养也需要付出汗水、进行专业的学习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