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在会上说:我讲完了,大家也畅所欲言。下属该怎么办?

文丨沈理

分类丨职场方法论

在公司某次的会议上,领导做工作指示,讲完以后当着大家的面问道:“我已经讲完了,大家有什么想法也畅所欲言,看看有没有什么补充,不要有所顾忌。”然后等待下属的补充发言。

作为下属,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一般会有三种人,三种情况:

第一种:很多人肯定会想:“领导让大家畅所欲言肯定是虚的,该说的他都说完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即使有意见也不能提啊,要不然领导多没面子?”于是附和道:“没有意见,完全执行!”

如果你真是这样想的,那就错了。你以为你很圆滑,实则浪费了这次机会,并且显得虚与委蛇,敷衍了事。

领导并不傻,下属这种“没有意见,完全执行”,毫无疑问地在敷衍,大家也都能看得出来,在领导那里也并不能完美过关。

第二种:也有不少下属很较真,领导让大家畅所欲言的时候,这类下属一马当先:“领导,我觉得您刚才说的观点不够充分啊,现在这个工作实际情况是XX样子的,可能还需要调整一下策略。”

这类下属比较直接,看似在响应领导“畅所欲言”的要求,但实则过于直接,领导的面子顾及不到,容易引起尴尬的氛围。

第三种:当然也有情商比较高的下属,会说道:“我觉得领导说得挺好,我是认同的,关于这件事,我这里有一点补充的意见。”然后说出了自己的一些补充意见。

这类下属懂得先肯定领导的观点,然后再表达自己的想法,逻辑上看似没问题,采用了“欲抑先扬”的逻辑,但现在已经不太实用了,因为大家智商都没问题,这种表达已经能够被大家看穿了:先奉承领导,再说自己看法,显得太虚了,策略落入俗套。

三种性格的员工,三种话术,但都没有完美解决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应对这个场景呢?

我们来具体分析,给出策略:

第一、领导让大家畅所欲言,不要顾忌,说说自己的看法,想要的是什么结果?

领导让大家畅所欲言,不要顾忌。

其实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领导你决定就好了,还走这个形式干什么?

因为大家都会觉得领导只是想走个流程,面子考虑到一下大家意见而已,而这个现象之前在很多体制内的单位尤为如此,貌似成了常识。

但我们换位思考,作为领导来讲,他大可以说:如果大家没什么意见,就先这样了。用这个话术可以直接不让大家说意见,为什么还要专门来这么一问呢?

这里边的问题就在于:第一、领导内心其实想知道还有没有什么没想到的地方,通过大家的反馈来验证自己的想法;第二、领导也是想通过这个方式来识人认人的。

现在的职场中,能做到领导岗位的人,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都知道只有先做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都是会采用比较实用性管理动作的。我们在职场中一定要明确一个逻辑:不要总觉得领导在摆架子,不要总认为领导在摆权威。其实领导们也很不容易,本质也是要做事的,并没有那么多圈圈绕绕。

领导想听大家意见的时候,作为下属是一定要提出自己个人见解的:一是为了满足领导的期望值,二是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在领导心里树立标签。只是提意见和想法的策略方式非常重要,这里边需要情商和智商双结合才能应对。


第二、在公开场合,如何对领导的观点和指示做出回应,有哪些原则?

在这个场景下,我们一定要注意几个原则性问题:

1、不要敷衍领导的诉求

还是那句话,现在哪里还有比较傻的人能做领导呢?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谁还看不出你那点小九九。

所以不要去敷衍领导,不要只讲空话。

“领导你说的是最对的,没有意见”、“领导你讲得非常好,没有意见”等等,这些话骗小孩还行,领导听了也不会放在心上,并且在领导的心里直接给你打标签:这个下属纯粹糊弄人,不用心。

2、需要照顾领导的情绪

当然,公开场合都是要注意分寸的,这是基本情商,所以如果你真的想大刀阔斧地把领导的意见和观点进行补充,一定不要过于直接。

明确的反对意见先保留,不是不让你说,而是让你想好以后私下说。在会议上这个短时间内,有时候不见得能思考得很深刻,想明确地驳回领导的观点,已一定是会后沟通。

3、切实展示自己的思考

一定要回复领导的询问,并且还不能泛泛而谈,需要说出自己的思考,这一点是很考验一个人能力的。

有人可能会说,短时间内很难讲出来有建设性的意见,怎么办。我在后边会讲到方法论,如何围绕领导的主题去讲解“务实”的思考。

4、讲细节,讲落地最靠谱

作为领导的角色,他们的工作安排一般会有两个重要维度缺失:一是方向性偏强,缺乏落地细节;二是工作安排整体会比较乐观,注意事项说得少。

而这两点才是作为下属能在这个场合中展示自己的核心点,围绕这两点去讲,才能实打实的能说到领导心里去,又能让领导觉得你业务能力强,思路清晰,理解的深刻!

也就是说:我们要去讲工作的落地细节,要去提讲注意事项!这才是核心要点。


第三、在类似的场景下,职场人具体应该如何去做才是高智商的表现呢?

经过以上分析,在类似的场景下,对于职场人来说,有没有通用的方法论呢?

有几点建议:

1、公司集体会议前要做好准备,这是一种习惯

其实这个场景并不是偶发性质的,而是会经常遇到的。我们要明白的是:谋定而后动,不放过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量变成质变,你在领导心里也就有一席之地了。

每次会议通知之前,如果能够了解到会议主题的时候,一定先围绕相关主题做自己的思考,预判到会议内容;同时领导的工作安排,如果你能深刻理解还可以,大几率还是要随手做好会议要点的记录,这都为接下来会议过程中的“发言机会”做准备。

任何的出其不意,实则都是理所当然,这个法则一定要细细琢磨。

2、能争取首先发言的话,要把握这个机会

领导让发言的时候,只要你做好准备,一定要抢先,因为先陈述观点的人占优势,一个是在领导内心留下了积极配合的印象,另一个一些通用的观点可以提前释放。

3、不要简单地肯定领导的指示,要去拆解他的思路

肯定领导是前提,但前边也讲了,如果只是简单地说“领导的安排非常好,没问题的”,这种话术偏虚,也就是最开始第三种做法中,肯定领导的话术偏简单。

正确的该怎么说呢?建议:“刚才领导安排的工作没问题,也是因为当前出现了XX情况,这样安排刚好能解决XX痛点,是基于XX的需要。”你要用拆解领导观点的做法去肯定他,这才是高智商的做法。

4、陈述这项工作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想法

拆借完领导的观点,接下来就是落地的建议和注意事项陈述,去补充这项工作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自己的建议,这才是“畅所欲言”应该说的内容。

5、领导明确不妥的地方先不要质疑,会后沟通

正常情况下,领导的考虑也一定是经过他自己思考的,由于角色的不同和信息获取的深度不一样,短时间内不要轻易的质疑领导安排的主体思路,鲜明的异议部分留到会后单独请教。

以上就是整个过程的分析和建议,举个具体的话术案例:

领导安排完工作,让大家畅所欲言。

下属A率先发言:“X总的这个安排我刚才认真的听了一下,也是基于目前这项工作出现了XX问题的情况下给的指示,刚好可以切换到这个痛点,肯定是没问题的,我这里在整体的逻辑上没任何问题。但我觉得接下来我们可能会遇到XXX样的细节问题,我的建议是我们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XXX,这样才能避免落实不到位。其他更细节的方面,我也还需要再考虑考虑,会后有其他想法了再及时的反馈。”

按这个逻辑,就能把这个场景给完美应对。

希望我的观点能给大家带来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