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误入投行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因为隔行如隔山,我们的父辈,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那个时候叫工人,吃公家饭,那个时候还流行说,有个工人爸爸,长大了可以接班。可是,等我们长大了,在大城市里上完大学,见识了外面的世界,已经不愿意再回小县城接班。
我们已经摆脱这个观念的禁锢了吗?大学毕业后大城市找一份白领工作,几年之后通常会遭遇天花板,或瓶颈,然后陷入迷茫,又不敢轻易尝试新的工作和行业,甚至不敢去了解新的行业,因为担心适应不了新的公司和行业,因为害怕失业。
2015年夏天,我离开了工作8年的外企,(直达《我离开了工作8年的外企》),选择了一个小小投资公司,虽然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虽然知道知道这条路不好走,依然没有犹豫。我做好了各种落差的心理准备,最坏不过失业,大不了从头开始。也许回不到原来外企那么稳定舒服的工作,但偌大的京城,总能找到一份维持生计的工作。
很多时候,机会是需要勇气的。机会不会等你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因为等你自认为已经准备好了,机会也已经离你远去。
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虽然外语出身,可是毕业后,即进入世界最大金融信息提供商,做财务数据相关的工作。虽然当时完全不了解金融,不懂财务,可我坚持做一行,爱一行。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那就试着去喜欢目前的工作,也许恨着恨着就爱上了。经过公司的基础会计培训,我开始自学财务知识,同时,开始关注电视财经节目,财经新闻,并利用公司的资源优势,看很多财经评论分析或者研究报告,从一无所知,慢慢了解了金融,知道了市场。
自己很清楚,外语出身,能进投行,还是投资业务部门,即使是小公司,转行成功概率也是极小的。而自己除了基本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之外,外企的光环起了很大作用,所以虽然离开了,还是会怀念、会感激那段经历。
可是,转行并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投资行业,很可能一个小小的数据不准确,就导致巨大的损失。而且自己这么多年工作经验都是后台工作,不仅没有投资经验,更没有项目经验,对于自己能否胜任新的工作,从提交辞职报告那天开始就开始担心自己是否会失业。
害怕回不到过去,又找不到未来。
虽然做好了充分的预期和心理准备,可自从来了新公司,每天都担心过不了试用期,或者无法完成工作职责而失业。投行和小公司的工作和环境氛围,用两个世界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原来天真地以为金融等于投资,结果后来才发意识到,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所以自己是误入投行。
任何选择都有利弊,如何衡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就像如何看待只有半杯水的杯子。
入职第一天,就赶上公司月会,就受到了重大打击。金融牌照、优先劣后资金、交易结构设计、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质、土地性质等等,那些不熟悉的专业术语,只能偷偷的记下来,会后百度,而这只是来自专业方面的挑战。
公司发展方面,小公司无论是发展阶段,还是治理和管理结构都没法跟大公司比。稳定性更是让我吃惊,进公司半年时间,部门领导已经换了三个,直到年底,才算稳定下来,年后,才慢慢找到业务的方向。
决定了,就全力以赴。
专业的匮乏,加上公司发展的困境,害怕失业的心理一直困扰着自己,其背后的压力和落差,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就要想办法坚持下去。
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幸运的是,现在的小伙伴接受了我,且愿意帮助我。至于自己如何取得公司和同事认可,又可以写一篇文章了。于是,就像刚毕业的实习生,我从开始的复印扫描打印,到后来慢慢接触项目,同时,开始备考注会考试,并开始学着记录工作中遇到的那些人,那些公司和项目,开始有了自己对项目的思考和想法。
随着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增加,我的自信也开始逐渐建立,而对失业的害怕也慢慢地消失,虽然现在仍有担心,可是我相信,随着自己不断地读书学习,持续地积累经验,增长见识,这种担心终会消失。
今年夏天,公司业务调整,很多部门和同事离开了公司,而我们部门成了唯一没受影响的部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先升级自己的认知,才能洞悉事物本质,只有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才不需要再害怕失业,才能一步一步实现财富积累,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我们这一代人迎来了知识爆炸的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失业的概念会越来越淡化,工作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依附于各种平台,比如简书,每个人都将有自己的个人品牌。如果有稳赚不赔的投资,唯有投资自己,而读书和持续学习是投资自己的最好方式。
李笑来老师曾谈过安全感的问题,不敢跳槽是因为害怕失业,而害怕失业,是因为你不愿意放弃那一小部分安全感,用一小部分的安全感来换一个更好的职业发展。
这是每个人追求个性,实现梦想的时代,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