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到了桂林,才听说大圩这座千年古镇。
“圩”这个字,词典里有一条释义是“集市”。“大圩”,顾名思义曾是非常热闹的集市。百度一下,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漓江景区内的大圩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元,称之为“千年古镇”,已是辱没了它。早在600年前,大圩以其“大”,成为广西四大圩镇之首。
关于大圩的网络资料有限,它原本又不在预先设计好的行程单上,我和我家先生干脆“说走就走”,放弃做惯常的攻略。百度上说,前往大圩可在桂林客运总站乘开往冠岩方向的专线车,15公里,40分钟。好吧,就这么扑向大圩。
正是五月,从桂林出发时还是艳阳高照,在大圩一下中巴,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公路边无处躲避雷雨,只得一路狂奔,镇口一家理发店开着门,我们赶紧闪进去避雨。
店里一个客人也没有,没舍得开灯,黑黢黢的。适应好一阵,才慢慢看清理发店的模样。两把古老的铁质皮座理发椅,正对着两面普通的椭圆形镜子,镜下搭了段木板,搁着几把剪刀、推子、剃刀、打肥皂用的圆头软毛刷,两条磨刀的粗皮子各挂一边。
这是大圩古镇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这是我们走南闯北看到的最古老的理发店。店主人约莫六十左右的年纪,他招呼我们随便坐,随便拍照,我们提问,他便应答。他告诉我们,这间理发店算是祖传的小产业,眼下生意是越来越不好了,年轻一辈谁还来剃头刮脸呢?他又指着那两把老椅子说,这可是老辈人留下来的,正经是英国进口货,往前推算,用了约莫七八十年了。他说,大圩最繁盛时期是在上个世纪初,所以那时候这个小地方才会有英国进口的理发椅。这么多年过去了,椅子除去旧些,没有毛病。有人给高价收购,店主人说,自己没舍得卖。就像这家老店,不赚什么钱,也不舍得关。
暴雨不停,我们在理发店里仔细地端详着静静流逝于其中的岁月,仿佛一脚踏进岁月古井,雨幕阻隔了世界的喧嚣,开启了古镇的静寂时光。
一小时后,看看雨还没有停的意思,我们告别理发店主人,跑进附近小卖店,买了两件一次性透明雨衣,罩好摄影包,自己淋着雨,逛进古镇去。
不歇的豪雨,真是古镇赐予我们的最好的礼物。15000块青石组成的石板路,在雨中泛着油润的光泽,石板缝隙间的小草青翠欲滴,诗情独具。古街两旁明清旧宅的青砖青瓦被雨水打湿浸透,仿似在沉睡中悠悠醒转,慢慢开腔浅吟低语,与雨唱和。除了雨与屋瓦,万物静默。
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约2公里,两边老屋多为明清建筑,三进或四进,临江依山而建,多为两层楼,前店后宅,基本都是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的结构,出了后院,可下至江边淘米洗衣。有人用“窄深如筒”四字形容老街旧宅,甚为贴切。加之是雨天,开着门的老屋也是一片黑洞洞的,只看得见门内借着屋外光线默默打牌的翁媪,或是探头探脑向外张望的几只肥鸡。更多的人家只有两三把油光光的竹椅静置门边,人影不见。有的门外挂着几只还在滴水的尖尖的旧斗笠,好像悄声说:主人在家,刚刚回来。但我们无心叨扰,即便开口,又想问些什么呢?这里的老街旧宅,不是已经把故事都讲给我们听了么?
据说,明清时期,大圩繁华鼎盛,各地商人在大圩建立会馆,广东、湖南、江西都有。但我觉得无需费神寻找,古镇上独特的骑楼、街区间的隔灯墙、看不真切的筒型宅院,都在这里,与历史沉寂一处。
我们绕到宅后去,13个小码头错落有致伸入江中。历史上这里曾经“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而今,船帆不见,唯有漓江脉脉流。
千年古镇、繁华大圩怎么少得了一座惊艳之桥呢?我们左转右转,忽然就邂逅万寿桥,有人称它为大圩的“镇镇之宝”。万寿桥始建于明,重建于清,单拱石桥,端庄隽秀。全长近30米,桥西漓江,对岸螺蛳山。这一天,雨一直下,烟水迷茫,万寿桥云里雾里,桥畔绿意葱茏。
这座古桥边,还建了一座普通的水泥桥。当地人车通行,好像都舍不得走万寿桥,默默从水泥桥上过了。万寿桥上那些撑着红色、蓝色、绿色小伞花、兴奋地对着水雾升腾的螺蛳山叽叽喳喳的,都是闯进世外桃源的外来客。
大圩古镇像一个无声的旧梦。
来了,走了,就像在山水、云雾、老街、旧宅间梦游一番,美得有几分飘浮虚幻。
直到离镇之前,在一个小路口,我们遇到一位老妪卖“寿星盐焗蛋”。她用大粒盐拌花椒粉,把鸡蛋半埋起来,慢火烘焙,香味独具,一元一个。此时,我们衣裤鞋袜俱已湿透,又冷又饿,急急剥开热得烫手的盐焗蛋,忽然觉得从虚幻坠入真实。
是的,这里是大圩。
千年古风犹在,人间烟火香浓。
摄影 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