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一本爱不释手的书——《为何家会伤人》。这本书没怎么听人说过,作者我也不熟,是在打开微信读书时随手翻阅的。看完第一章就被深深吸引。因为里面的桥段和年少时的自己太像,而那些叛逆心的小种子碰到这本书的土壤便开始蹭蹭发芽。找到另一个自己的感觉,很熟悉。
而每一个不被理解的孩子都可能在这里找到原型。如果你是一个乖得让人不担心的孩子,那你得看这篇文章;而如果你是一个怎么也背不进去英文单词成绩超差的孩子,更应看这篇文章。
本文跟随书本作者的脚步,谈谈成长时的我们遇到的烦恼和所谓“过不去的坎”。
拿到高考成绩那一天,心情很沮丧,没有让人惊喜的好成绩。相反,每一科都差得一塌糊涂。我徘徊在小区楼下焦虑无比,该以怎样的方式告诉爸妈?该以怎样的表情去描述自己的失败呢?我曾一直以为是高考成绩差这件事让我焦虑无比,如今才发现,是父母和老师给的压力让那时的我焦虑无比。我害怕面对父母失望的脸,更害怕听他们叹息的声音,害怕他们絮絮叨叨的说:供你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居然就考出这么个成绩,我平时总向邻里夸奖你成绩好,这次可丢人了。我也害怕面对班主任殷切期盼的眼神。在考试前他给了我很多方便和好学生才有的“特权”,他以为我一定是个能上重点大学的孩子,所以倍加照拂。然而最终我并未摘得年级桂冠。想必,他一定失望极了。
是的,在那个人生中绝无二次的高考失败后,我并未来得及沮丧那些考砸的科目,而是焦虑“辜负”了老师和父母的期望。因为老师和父母将他们的焦虑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理所当然的接受并承受着。那些原本不属于我的压力被我重重顶起,所以才觉得胸闷窒息,难以承受。
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我注意过许多孩子的学习动机和意愿,尤其是初中生的学习问题。至今,我只见过一个四岁的孩子是主动自觉的学习,为了比别人厉害而去学习,父母甚至劝他多玩儿一会儿,他却坚持要学。其他学生或多或少都是被父母“胁迫”的,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温顺。每一次我开玩笑的问他们喜欢学英文吗?他们都会焦虑地皱起眉头,说: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吧。
其实,他们压根儿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但他们能肯定的是,父母喜欢。
瞧,原来大部分的孩子并不是为自己努力,而是为父母努力。他们每天上七八个小时的补习班却依旧不会有明显的成绩提升,因为他们本身没有一颗想要优异的心。习惯了中国式家长的命令,我们尽管不快乐,却也能做得滴水不漏。
如果高考过后的你至今无法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那你一定得好好思考,是因为自己对自己失望还是害怕父母对自己失望。
我曾见过一些高考结束后极端的网络发帖,说自己生无可恋,已然对这世界失望至极,有想寻死的冲动。如果你曾有过如此极端的想法,我得告诉你,这可不是个明智的决定。为了他人眼中的自己而自暴自弃不值当,他们失望就让他们失望去吧,你有自己的世界需要探寻。别承载太多别人的压力,负重前行。
许多时候,我对于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都总觉得不对,却又不知哪里不对。前两天一对龙凤胎过来上课,四岁。哥哥是个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的孩子,但妹妹很乖很听话,也学的很快。下课后,父母总会让我评价一下孩子上课的情况,我一般都如实说,哥哥容易走神,但描述的过程会很小心自己的语言,因为容易走神不代表他不乖,他只是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虽然家长当着我的面没说什么,回家却会严厉批评孩子。一次,我下班时看到爸爸对着四岁的孩子说教,问他为什么这节课得的奖励那么少,是不是不认真?言辞激烈,表情严肃。孩子站在一旁低着头,小声哭泣。父母都是海归,曾和我讨论过教育的问题。我以为他们和别的家长不一样,最后发现,中国式的家长就算出过国仍旧改变不了固有的思维习惯。例如:你必须要拿第一!你要表现好!你要听话!要定定的坐在座位上不可以乱动!我承认孩子从小需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千万不要逼他们去做第一。他甚至都还不明白第一是什么。每一次课程结束我发奖励给孩子时,小男生的奖励比其他小朋友少就会哭起来。我以为他是因为委屈得的少了,后来才知如果得到的不多会被爸爸批评,所以他很害怕。害怕让爸爸失望,更害怕被爸爸骂。
在父母的重重压力下,我们很容易迷失自己,很容易因别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悲伤,开心,激动,难过,然后活成别人眼中的模样,再也找不到真实的自己,或者将那个真实的自己隐藏得十分深。
如果你不小心考砸了某次测试,甚至考砸了高考,都不要过度悲伤,更不要有极端的想法。你长大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不代表你得对所有人的想法负责。
考差了是你的问题,但沉重的压力是老师和父母转嫁给你的,那是他们的问题。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必定要面对许多困难和挫折,经历许多责骂和批评。但无论何时都要分清什么是我想要的,而什么是父母想要的。我想要的必定应该比父母想要的更重要,因为“我”这个主体才是主导人生的真正的将军。
孝顺不是言听计从,被认可的最好模样也不是“乖”和“听话”。找到你自己,并成为你自己,就是最成功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