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产品日益同质化,竞争越发惨烈的情况下,如何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产品经理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而构建产品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便是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
记得多年前周鸿祎提过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的理论,当时对其理解不够透彻,直到自己当了四年的产品经理,见过不少产品不断地抄袭竞品,累加功能,变得庞大而臃肿,最后面临失败的结局。
不可否认,拥有更多的产品特性能够保持一段时间的竞争优势,但是唯有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才会影响用户忠诚度,这才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然而用户体验这个词已经被大家说烂了,并且我相信很多公司也认同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张小龙、刘强东、周鸿祎等大佬的推崇下,但是真正能够把用户体验解释清楚,并以此为产品导向的却没有几家公司,即使我们意识到用户体验如此重要,但往往因为商业利益,或者由于不敬畏用户而做出伤害体验的事情。
关于用户体验是什么,在《用户体验要素》中给到的解释是产品如何与外界发生联系并发挥作用。这个解释比较适合工业化产品,时至今日,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这个程度已经远远不够,如今在面对用户时,很多体验是用户看不见的东西,于是今天好的用户体验应该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综合服务。
面向用户的产品只是我们服务用户的一个工具而已,整个流程的体验可能还包括你的客服团队,物流系统、响应速度等等,体验一定会被用户感知到,在当前的互联网产品中好的体验一定是良好的服务。
那么如何构建良好的用户体验呢?
由于产品背后的服务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异,这部分更多的是需要公司负责人整体把关,敬畏用户,努力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这里我们主要阐述如何提升直面用户的产品体验设计。
用户体验的核心不是设计,而是用户需求,所以整个体验的设计一定是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脱离了用户需求的体验改进都是耍流氓。
用户体验的整个开发流程,都是为了确保用户在你的产品上的所有体验不会发生在你“明确的、有意识的意图”之外,需要你考虑到用户有可能采取的每一个行动的每一种可能性,并且去理解这个过程的每一个步骤中用户的期望值。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作,但我们可以将其拆分为如下五个层级来逐层进行。上一个层级由下一个层级决定。
我们大致可以把当前的互联网产品分为两类:
功能型产品:产品具有某些功能,以完成某项任务,重解决方法。
信息型产品:产品具有某些内容,以满足用户情感,重精神需求。
1. 战略层:需同时满足企业商业目标与用户需求
在开始一个产品之前,必须清晰我们为什么要开发这个产品,从两个维度思考,企业想通过开发这个产品获得什么?获取更多的利润、品牌形象还是用户粘度?用户想通过这个产品获得什么?解决什么问题。
战略是决定一切产品命运的前提,我们一定要分析好市场行情、用户群体,确定好产品的定位,后续其他层级的设计根基都围绕着战略层。
2.范围层:确定产品特性和功能
战略层解决“我们为什么开发这个产品”的问题,范围层解决的是“这个产品是什么”的问题。
为了解决战略层提出的问题,产品应该具有哪些功能?
我们通常会为产品提出很多功能,但是各个功能之间必需有优先级,哪些是必须的,哪些是核心的,哪些又是可有可无的。
由于项目范围是建立在战略层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应该去评估这些需求是否能满足我们的战略目标?开发难度与时间如何?由此确定需求的优先级,并进行排期。
前期一定要聚焦于核心功能,一定要把核心功能做好,如果用户需要一把锤子锤东西,而你刚好能够提供,用户不会应为另一把锤子颜色比较鲜艳而选择它。
3. 结构层:确定产品的业务逻辑
结构层是产品从抽象到具体的过渡层,它包含交互设计与信息架构,它注重对业务逻辑的理解,要让用户如何使用产品,以及明确各个页面的层级关系。
交互设计关注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
对于交互设计要注意几点,
1. 为主流用户而设计;
2. 尽可能简单,这样才能让我们更加聚焦于核心业务
可采用四个策略:删除、组织、隐藏、转移(可参考《简约智商,交互设计四策略》)
信息结构有如下类型:
树状结构
矩阵结构
自然结构
线形结构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类型,选择最适合用户使用的一种信息结构。
4.框架层:确定图片、按钮在页面的位置
提供给用户做某些事情的能力,提供给用户去某个地方的能力,选择正确的界面元素,这些界面元素能够帮助用户完成他们的任务,还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它们容易理解和使用。
5.表现层:界面的排版与视觉设计
这两部分基本上由UI设计师完成,涉及到布局、配色、排版等设计风格,对设计师的内功修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关于这两部分可结合我的上一篇文章如何提升网站的可用性进行阅读。
用户体验层次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下一层的决策会影响上一层的设计,而上一层也返过来对下一层产生互锁影响。
好的用户体验不是一开始就有,而是随着时间逐步产生,量变带来质变,它需要长时间的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