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王同学的妈妈从上海回来陪孩子,短暂的相聚时间,我想办法创造亲子互动的机会和时间。王同学的妈妈连续四天中午坚持到校送饭,陪孩子学习。四科副科的笔记对照着马同学的补充完整,彰显学霸妈妈的本色。不曾想无心插柳柳成荫,班级里一部分学生也主动留下来学习,家长送饭到校,陪孩子学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有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饭菜,也有同学主动给其他在学校学习的同学带饭。尤其是今天,我们王同学的妈妈一直在班里帮我组织没有回家的同学学习。此刻,坐在教室的后面,看着我们的班级理念:让别人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难道是它在大家心里悄然扎根、开花了吗?
今天的午读、大课间是属于历史的,麻同学见缝扎针地提问历史,结果发现,有些问题很多同学不会,我有些着急。可是邓姐的话提醒我考前不能挫锐气,于是,话到嘴边,我说:“批评麻同学,没有组织好背诵。不过,这次整理历史知识点的同学都是本学科的学霸,他们考高分是有原因的,自然比大家要看的知识点多,大家要珍惜机会,回去好好复习,不能辜负他们的辛苦。”孩子们似有所悟,我相信他们回家一定会好好复习。
大课间时间,郭同学去抱试卷,带着班里试卷专干们挨班发试卷,满头大汗,满脸通红的他们一坐下来就大声背历史,似乎要把发试卷的时间追回来。王同学问我要不要打扫卫生,我犹豫了一下说:“不用了吧?明天就考试了,今天应该不检查了吧?”王同学说:“不行吧?牛同学该说我不按时打扫卫生了。”说完,他拿着毛巾擦桌子,黑板去了。几乎刚结束,检查的学生干部就来了。自动运转的节奏真好。
放学了,值日生留下来,也有一些同学自愿留下来。拉桌子、检查桌兜、打扫卫生、贴考号,我再也不用大呼小叫像个将军一样指挥不停,他们自己明确任务,各自做着属于自己的那份事情,认真、迅速。我坐下来,拿着手机捕捉每一个身影。王同学递给我一个纸条,清晰记录每个班级的放学时间,特别提醒我,我们班比别的班放学早了。看到他的字条,我不禁笑出了声。昨天,我们班放学后,几个跑得快地同学刚出门口就又折回来了,我问他们为什么又回来了,他们竟然说:“老师,别的班还没有放学呢。”那就坐下来再学习一会儿。一分钟过后,又有两位同学奔跑入班级,问:“为什么回来了?”答:“在楼下听到我们班背书了。”这些孩子越来越会操心。
镜头所到之处竟然发现王同学和麻同学还在讨论历史的复习问题,边说边写,很是认真。留意到武同学和王同学在贴考号,一个风一样的旋转,潇洒地留下胶水,一个细致地放下考号,一快一慢,一动一静,竟也很搭。镜头下又多了一位郭同学,三个人似乎非要把历史知识点整齐备了不可,也真是,还没有到家,就看到群里他们发来的叮嘱。还有王同学妈妈发到群里的考试信息。
小魔女放学了,帮我们班打扫卫生,加入他们的讨论,她总能和我教过的每一个班的学生打成一片。在等我写文章的过程中,把她的规划递过来,说:“越来越喜欢做规划。”我说:“你其实就是想出现在我的日记里,蹭热度。”她抿嘴一笑。
这一天依然很忙碌,但是很开心,邓姐说:“午读我来上,最后一节交给你了。”高姐见我讲课入神,走过教室时为我们打开了灯。时的妈妈问我孩子要不要停药,我建议再吃一段,不要讲孩子的成绩,收获一个快乐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王同志说教案不满意,一起想办法。王姐提醒我说班里有孩子思想萌动,让我关注。又一个难题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