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这是一本书名独特的书,《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一直放在我的案头。时不时随意翻翻,总会有新的感悟与收获。
1.
那是刚入简书时,想着该如何提高写作能力、如何进行新媒体写作。
读简友们的文章,了解到有不少好的写作方法书,便买了好几本。
如美国“写作教练”保拉.拉罗克著《写作之书》,加拿大布兰登.罗伊尔著《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还有《高效写作》《爆款文案》等等。
其中《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当时其独特的书名吸引我,又因可读性与实用性,影响我至今。
书封是这样介绍这本小小红色写作书的一一
美国常春藤名校入学考试必备读物!
美国著名考试培训机构Kaplan20年经典读物
一本哈佛大学毕业生写的写作入门书
20条适用于所有人的高效写作原则
教你如何写出一篇重点突出、条理清晰、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
看书封介绍,就够吸引人的了。封面用红色边框,书名烫金字体,真是一本红色的书哦。正如餐馆见漂亮的菜名,就激起人的食欲一样,收到书立马打开来读。
这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正是我所想要的。
2.
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共分结构、风格、可读性三个部分。提出了20条高效写作原则,即实用的写作技巧。内容简洁易懂,往往会击中我写作中的盲点与痛点。
20条写作原则(即方法技巧)中,有几条体会深刻。
例如:原则2,分解事物。
文章主题确定后,把主题分解成2~4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用引导区或主题句。
作者推荐“五段”写作法。 一篇文章分三个部分,一段话提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言),然后列举三个事例或观点(正文),最后给出结语。
这不正是新媒体写作的“总分总”模式吗。
写文章要善于用引导句和主题句。引导句总结的是一篇文章或报告的内容。主题句归纳的是文章或报告中一个单独段落的内容。
对引导句和主题句的区别,心里也更加明了,
现在,我把下面这个写作技巧,视若珍宝。
在写作中,“三”是个神奇的数字。思考围绕三个关键观点或概念构建你的文章。
还有,原则9,“砍断长句”一一通过拆分长句,使文章更清晰。
“主题句一行原则”,在写作中非常有价值。主题句不超过一行,能让读者能迅速理解你的观点。
还有,原则18,善于在文章中“运用可读性工具”,突出关键词和短语。
就是寻找一些小装饰,来增强文章的外观和可读性。如粗体、斜体、破折号、项目编号等等。
粗体字就是黑体字,往往让关键词或关键点,在读者面前“跳出来”。
这个技巧,在学习新媒体写作中,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
3.
书中结合写作原则,列了13道写作练习题,很有趣。通过练习,可以速迅速理解并掌握书中的写作技巧。
比如:在原则7,让你的例证个性化
如何增加个性化的例子,使文章更难忘。
书中练习:思考下的话,写几种“一句话”的回答。
一个好的观念与冰山有何相似之处?
当时我是这样写的:
一个好的观点,高远明亮。
一个好的观点,屹立不倒。
一好的观点,坚如冰山。
一个好的观点,冰雪透亮。
一个好的观点,需长期积累而成。
现在来看当时写的作业,还真有些佩服自己,可以写出如此精致的句子。
还有,原则10,“删除不必要的词”一一砍掉冗余语句、过多的限定和不必要的自指。
这是我们经常容易犯的错误,书中列举了许多。
如“询问问题”“最后结果”“过去的经历”“再次重申”“相当优秀”等等,存在冗余。应该是“询问”“结果”“经历”“重申”“优秀”。
已经表示绝对的词,没有必要再加限定词。像非常、真正的、相当的都是弱化词,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必要的。
像“我感觉”“我相信”“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不必要的自指”,没有必要提醒读者,我们所写的内容是自己的观点。
这也是我写作中最容易犯的毛病。
针对以上原则,有30道练习题,重写句子,让句子变得简洁。习习题看似简单,做好不易。通过反复练习,真的受益匪浅。
4.
书中强调了文章的回顾和修改。
其实很少有人能够一气呵成,完成一篇完美的文章。像我们写作小白,更应该要加强文章的修改。
修改文章是一件磨人的事。但相对创作而言,我更喜欢修改。
经常回头去看自己以前写的文章,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可能以前写的有些东西,真能让人眼前一亮:是怎么写出来的呀!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感受。
5.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书名朴实无华,内容精简充实。不一味讲理论,只说方法技巧。是一本难得的写作工具书。
我经常拿它当作一镜与尺,查找写作方法,度量所写内容,努力掌握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齐帆齐第3期28天(5)篇1735字,累计9144字。主题:《写写最近读过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