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处于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交易系统,正因为公平,所以每个人都有权利来自由决策,所以交易往往都是两厢情愿的。百度副总裁李叫兽说营销的本质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其实就是惠人达己,好的人,好的事,好的产品都是这样,皆大欢喜。
而营销人跟非营销人的区别是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洞察。见到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就能大概知道他们的需求。
营销是研究人购买行为的学问。购买行为也是一种行为,所以重点还是要研究行为的形成。我们做任何事其实都有动机,动机来源于需求加目标物。比如我现在有点想吃水果,但一时又想不到具体想吃哪种,这个也形成不了动机。有了动机也不能直接形成行为,因为任何行为都是有行动成本的,动机够了,但购买能力不够,或是行动成本太高也不会买,动机加相应可承受的购买成本才能真正形成具体行为。比如我很想买大别墅,但是能力不足买不起,所以无法形成行为。或者好想去老城区试下地道的椰子鸡,但过去那边基本都塞车而且停车不方便,所以也不会去买。
娱乐营销跟需求三角相同的地方都是讲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都是基于人性和认知。娱乐营销重点是满足消费者的享乐型需求。需求三角侧重于通过营造来引导或是激发不同的心理需求,有娱乐型的,也有其他类型的,譬如得失心,竞争心。
营销不是发明者而是需求的洞察者,引导者,激发者。好的营销不仅仅是放大镜,能利用产品的优势并进行放大,而且也要能成为化妆师,顺着消费者的需求把产品画出消费者喜欢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