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6】今日阅读《见识》第三章 谈谈见识
一、主要内容:
作者通过对爱因斯坦、杜鲁门、庄子等案例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作者眼中的见识,是来自:客观的事实、主观的能动性,以及长远的眼光。
二、3点收获:
001 客观的见识
《请停止无效努力》作者在书中提到:
观点是廉价的,事实和论证才有价值。
这说明我们不要轻易相信观点,尊重客观的事实。
智力和天赋对我们的见识影响大吗?
作者从客观的角度出发,通过与多位诺贝尔学奖获得者交流,以及对爱因斯坦的客观分析,让我们了解到:
智力不是决定我们见识的关键因素。
在日常的学习中,我们不要随波逐流,盲目崇拜大咖,人云亦云。
而是需要依据个体特点,尊重客观学习规律,以慢为快的心态,扎实做好学习基础。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也是如此,看到巨大的利益不能盲目扩张,随意冒进。
而是应该意识到巨大利益与巨大风险并存的客观事实,遵循企业发展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让企业发展得更加稳健。
所以,我们需要尊重客观事实和规律,培养客观的见识。
002 主观的见识
主观的见识,不是说我们要随意主观,而是说我们需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一颗强大的内心,去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一个关于日本战国时期的段子:
有人问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一个问题:杜鹃不鸣,当如何?
织田信长说:杜鹃不鸣,杀之 。
丰臣秀吉说:杜鹃不鸣,诱之鸣。
德川家康说:杜鹃不鸣,待其鸣。
从这个小故事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不同人的主观见识是不一样的。
织田信长采取的是暴力手段,如果杜鹃不鸣,那就杀掉它。
丰臣秀吉采取奖罚分明,如果杜鹃鸣,就给予奖励,不鸣,就给予惩罚。
而德川家康却很有耐心,等待杜鹃鸣,它迟早会叫的。
从这个小故事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耐心的重要,这也促使德川家康最后赢得天下。
作者也充分强调了耐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跟顺境和逆境友好相处,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顺境迟早会到来的。
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有好的方法,有持之以恒的努力,或许运气会降临到我们头上。
从作者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其实传递的是:耐心>方法>努力。
所以,我们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足够的耐心,而不是易碎的玻璃心。
003 长远的见识
一本好书,本身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认清世界,弄清心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惑,最终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在本书封面,是本书的副标题:你最终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
更准确的来说,应该取决于更长远的见识。
我们需要摆脱环境的束缚和依赖,跳出自我认知的局限,培养自己的长远目光。
不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沾沾自喜,患得患失。
我们不仅仅要看到50米外的远方。
也要看到100米外的远方。
甚至是200米以外的远方。
所以,看的远,才能走得远,看到远方,才可能抵达远方。
三、阅读小结:
总结起来,分享的是三点:
001 客观的见识。
002 主观的见识。
003 长远的见识。
END。
我是罗一点,感谢您的耐心。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
据说看完的人都点赞关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