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第一次出“远门”,是上初中的时候,初中在二十多公里外的其他镇上,是一个职业学校,当时还可以办初中。
这是当时的小学毕业班主任推荐我们去读的,因为离家近的学校风气和教学都不是很好,而县里的重点初中我们没考上,而且借读费都很高。这个学校因为是职中,所以有电脑、书法、绘画等兴趣课学习,这在当时学校电话都很少的乡村,是比较先进的学校了。
交通不便利,去学校一趟需要转好几趟。先是坐40分钟左右的摩托车或者面包车到渡口;然后搭船,20分钟左右;再换乘汽车到县城,一般会在县城买一些日常用品,逛一逛街,然后再坐车去二运站(汽车总站没有到学校的车);最后才坐上到学校的车,在学校外的路口下车。当时我们同班有5个同学报名了那间学校,我们都是结伴而行,而且学校的学习有趣生动,虽然路途远,每到长假期我们也乐此不疲地家里——学校两地往返。
正因为坐车的辛苦,车费也贵,所以我们不常回家,多了周末的时光读书学习,我自己也格外地珍惜这次的“远方”求学机会,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成为村里为数不多的高中生之一。
002
再次出远门,直接出了省,去往几百公里外的广东中山。
由于高考发挥失常,成绩不太理想,加上当时父亲生病了,家里条件很差。我尝试过说服家人让我上大学,爸爸觉得自己没用,妈妈和哥哥都劝我放弃。原本送我读高中都很困难,爸爸每天早出晚归,最终病倒了;妈妈也在临近的县城打工,每个月只有几百块钱的工资;而哥哥刚中专毕业,参加实习,工资也很低。如果我读大学,生活费可能都拿不出,更别说学费了,更没着落。
偷偷哭了几次后,问了熟人联络上同村叔叔,他介绍我到他工作的工厂上班。6月底,我连同叔叔的女儿(十多岁,放暑假去广东玩),以及一位也是刚高中毕业、不上大学了的Z姑娘坐上了去广东珠海的大巴。
晚上6点半在县城发车,大巴车上是可以躺下睡觉的。第一次坐这样的车,我居然不晕车,也不觉得害怕,上车时记住了车牌号,上车后和她们聊会儿天便躺下睡觉了。
中途偶尔醒来,大多时候车都是在路上跑,窗外只有路灯和其他车闪过;有时大巴停靠服务站,我们可以下车买东西吃,或者去上洗手间。
睡了几觉,早晨7点半左右,我们到达广东珠海的汽车站,叔叔出来接我们到工厂,然后他就去上班了。
到工厂面试的时候,面试官按照惯例问大家:“想清楚确定是在工厂上班了吗?”Z姑娘爽快地回答——是,而我因为犹豫,多考虑了三天,最后还是妥协,进厂上班。
工作半年后,我自行报名了电脑培训学校学习平面设计,但是因为上课都是在晚上,而我的工作常常需要加班,虽然也有周末一天可以补课,但是老师的时间又常常不一致,加上当时自己的内驱力不足,所以最终没学成。
工厂工作不需要多动脑筋,生活有些枯燥乏味。不过,这个工厂有一点好,宿舍楼里面置了一个小小的图书室,交押金办借书证就可以借书。我每周都会去借一本书来看。后来离开了这个工厂,当我每个月需要坐30分钟公交车去借书还书的时候,我特别地怀念那个小小的图书馆。
这一趟出远门后,我就都是在外求职了,这几年辗转去过几个城市,中山,贵州,重庆,佛山,东莞;换了几份工作,从工厂里的普通员工到跟单,从电脑初学者到网店销售,再到店长,然后成为策划运营。虽在远方,但我一直在求学求知之路上前行。
003
高晓松说,“生活不仅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想,我们之所以向往诗和远方,是因为我们追求的是更好一点的生活,和更好一些的人生。
我曾想着要去往远方,看更大的世界,学更多的知识,过不一样的生活,未曾想,现在的我就在“远方”。
追寻远方,并不是一味地追寻距离的远,(事实上,我离家也已足够远)而在于不断充实自己的内心,提升自己的学识和技能,从而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收获更好的自己,过更好的生活。
去往远方,已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