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朋友来我家,谈起了她的女儿小小。
她说,小小与她的班主任一点儿也不投缘。老师不欣赏学生,常说学生毛病多;学生不喜欢老师,常说老师太刻薄。彼此处得像一对冤家。
朋友说,她每次见到小小,都要先听小小诉苦。而她每次要做的,就是开导小小,要体会老师的好意,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可说实话,她每次听小小诉苦,心里也很难受。毕竟,每日里,孩子都要在众人面前被老师耳提面命一番,确实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她担心,长此下去,小小的心理会承受不了。
朋友说,她曾经想到与老师谈一谈,可又担心老师会误解自己袒护孩子,反而更影响孩子在老师心中的形象。她现在倒希望有那么几天老师能忘记小小。
我教过小小,她是一个聪明、文静,但也很敏感、很有个性的孩子。每次看到我,她都会迎上来,问候“老师好”。那时,她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据说,现在她的成绩也不错。我想,可能是老师爱才心切,寄予她的希望太大,所以,才会过多地关注她,才会这样穷追不舍,务求尽善尽美吧;或者是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自我意识太重,所以才会表现得这样逆反吧;也或者,师生相处真的需要缘分吧。否则,师生为什么会互不理解呢?
想起一句话,“距离产生美”,是否师生相处有时也需要这样呢?
教育,真的很复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