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而立之年的自己居然没有制作过简历,真是汗颜。为了找机会去新的城市,不得不在这个尴尬的年龄制作自己的第一份简历,而且模板还是copy的,折腾了大半天做出来的简历,发现在工作经历和所获得荣誉这些栏目居然只有寥寥数字,没法填充,也无法伪装,真实、赤裸地呈现出自己的一小段人生历程,真是世间纵有千番技巧也抵不过客观真实的经历。
至于没有制作过简历的原因,也是因为没有经过正规的筛选而获得了offer,曾经以为早点进入社会就能早一步迈在别人前面,获得更多的机会,殊不知这也只是一己妄念,早并不是决定因素,至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这段时光里不是。
没有参加过公平竞争的人,也没有办法体会竞技的残酷,自然也就没办法收获更多属于自己的成长和精彩,现在回过头来看,一切都太过平淡和安逸,平平稳稳,没有大起大落,只能庸庸碌碌。反思过后自然会感慨,感慨说明有思考,有时候感慨并不一定是好事,负面的感慨甚至会消磨自己的意志,这样的感慨就得不偿失了,换个角度去思考,换成正面的感慨才有激情,比如:前面的平淡是在为后面的精彩蓄积力量,厚积薄发么。现在再看我的简历,突然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那几年我走过弯路,吃过苦头,享受过轻狂,也承受过谷底,几年中由懵懂少年的桀骜不驯变成现在的泰然自若,从轻狂自负变成现在的诚实稳重。我一直在进步,在成长,对了,我还有了可爱的小情人,但我还能用这颗出淤泥而不染的童心陪伴在她左右。
言归正传,有时候我也在想,制作简历是不是一个技术活,当然有一定的技巧在里面,最关键的是通过简历要把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展示出来,在这个数字化时代,用数据说话最有说服力,获得的大赛荣誉或职业证书、五百强企业的经历都是最好的能力证明。我们在制作简历的时候,最好能换位思考,面试单位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说需要一个拥有某种技能和性格的求职者,用这样的角度进行价值互换思考,制作简历就会变成一个系统工程。你需要设计一个展示自我价值的流程系统,添加一些色彩去吸引HR关注,调起他们的兴趣,就像女人用胭脂粉黛和得体服饰去吸引心仪的男人注意一样,当然了最最核心的不是表层,而是女人自身的修养、责任心和学识等等,关键是首先别人要被吸引才会去接触你、了解你,所以技巧的东西必须要有,否则优秀的你可能就会被无情地过滤掉,岂不可惜。
有的人会说,那我现在可以展现自己能力的地方并不多,总不能就只用胭脂粉黛去润色吧,我的建议是客观真实去传递自己的价值,稍用粉黛去润色,去普遍海投,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个世界不会对一个人关闭所有的窗户,即便窗户不开,烟囱总是开着的。与此同时,去尽快发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我被利用的价值,没准下次是你去选择东家,你才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