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是只有高考志愿报

图片来自网络.jpg

文/杏子同学

01
时间过得真快,刚高考完的学子们才轻松蹦跶没几天,随着成绩的出来,准备报志愿了,学子们的心也开始悬挂了起来。

所谓的“志愿”,伟大的志向跟愿望,它似乎代表着人生路途的光明,但它似乎又并不是整个人生,它也只是我们人生当中一次重要转折的小小选择而已。

记得自己当年从高中校园走出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到哪座城市,所以更加不知道自己该报什么专业,报哪所学校。也没有特殊偏好,却偏偏又无故紧张和着急。

那个时候的自己眼界太窄,眼之所见仍有极限,所见、所闻、所听,都只不过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物去了解,所以自己当时也只知道它似乎在成长的路上是一次重要的选择,但至于为什么重要自己并不知道。

唯有自己经历过了成长了,现在后过头看看才发现它的重要到底在哪。

它的重要是在于,你那时候的选择很有可能决定未来你要在哪座城市,读哪所学校,在什么样的环境,会遇上什么样的人。

虽说对于整个人生来讲它并非决定整个人生,但对于成长跟台阶来说不得不承认它是重要的选择之一。

02
有位女同学,她暗恋隔壁班的一位男同学两年了,但始终都没有表白。

自高考成绩出来的当天,她发了一条说说。

“我决定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我都会填你最想去的地方,第三志愿和第四志愿我都填离你最远的地方。如果去了离你最近的城市,那我一定要鼓起勇气向你表白,如果去了离你远的城市,距离会让我把你彻底忘掉”。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为这样的桥段,唯有在青春偶像剧里面才会出现。女主/男主为了高考后依然能够跟对方在一起而拼命努力学习,为了高考后能够跟对方在一起,考试时偷偷选择选错两道题,或者填志愿时报同一所学校。

可这样的故事情节到最后都是以不完美的形式结束,为了对方故意写错题,而对方却人品爆发,超常发挥,却考得比你自己的还要好。

这样的桥段确实让人感到深情,但故事的结尾同时也告诉我们这样做是多么的愚蠢。

自己十八岁喜欢的人未必能陪你走到最后,但十八岁时所做的决定很有可能影响你未来的路。

何况随着感情的经历,人的成长,十八岁选对象的眼光跟二十多岁选对象的眼光很有可能不一样,十八岁时,喜欢叛逆冷酷的他/她,二十多岁喜欢成熟稳重的他/她。

那时候的自己对于这样的行为自我感觉很深情,但其实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唯有把自己变得更好,才是对自己和对对方最大的负责任。

有些爱情就算志愿彼此不一样,异地也能修成正果,有些爱情就算追着太阳系绕一圈,要分开的也会分开。

所以在报志愿的时候,暂且把爱情把喜欢的人放一边,问问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对自己有利的是什么。如果在做这种决定的时候你觉得自责为难,不妨告诉自己,这是成年人对自己本身就该有负责任的一种态度。

03
那个时候的自己,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都不知道自己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的,以期说自己选专业,不如说是选父母觉得好的专业,父母觉得容易找工作的专业。

对于专业,父母也是从他们自己所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听,在他们的眼界里,世界里去建议我们选择一个他们所认为好的专业。

其实每个专业的背后都对应着许许多多的职业,在未了解的情况下,你所想的事实未必是你所想的那样。

对于两难的情况下,不妨事先去你说喜欢的大城市看一看,去你该城市的大学校园走一走,去感受一下大城市的生活气息,感受一下大学校园的生活气氛。

一座城市能在你生活的四年里,塑造你个人的价值观,扩大的眼界与格局。

所以不妨走出去,打开自己,像打开一张地图那样打开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家乡在一个山水环绕的小城,有着清明和冬至祭扫的习俗。离家之后,每年都会尽力在这两个时间点赶回来。 于我而言,扫...
    小马君_Ellie阅读 3,165评论 2 2
  • 一、 世间险恶,难免受挫。尤其那种突如其来的巨大挫折,会使人们备受打击。 遭受打击之后,焦虑、悔恨,各种各样的情绪...
    发疯的然然阅读 4,375评论 0 0
  •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逢雪宿芙蓉山①主人【唐】 刘长卿日暮苍山②远,天寒白屋...
    xcy无名阅读 3,78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