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暗盒中的心理学效应
——《中小学教师的“写”与“作”》培训有感
说明:本次随笔中的“各种效应”,均是本人主观感觉,不一定有学术依据。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我们熟悉的教与学的节奏。网课,一下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也成为了无数教师、学生和家长吐糟的对象。非常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很难确认在网络的另一端,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是怎样的。我们不知道学生是在认真学习,还是在哪里打游戏,即便是在他们的网络学习数据良好,作业良好的情况下,我们也无法确认他们真的学到了。我们不但知之甚少,能做的也甚少,尤其是在学生父母都要上班的情况下,他们的自控力还远远做不到把控好自己。学习,学习的效果,也就成为了一个暗盒子,我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暗盒效应”。最要命的是,我们通过各种方法窥视到的点点滴滴,都告诉我们,暗盒里面的效果,非常的不理想。
昨天,习惯了网课中教师身份的我,作为学生,参与了区里的培训课程《中小学教师的“写”与“作”》,回望自己这次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细细的剖析一番,竟然发现蛮有趣味,也许这正好让我们进入到学习的暗盒当中,在这个几乎不发出光线的黑洞当中,看看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暂停三秒,先介绍一下本人的基本情况,对本次主题兴趣不算很浓厚,但也想看看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学习还算比较认真,但也容易在网上不同的页面间切换,尤其在电脑上学习的同时,我手上还有一部,无所不能的水果手机。在没有足够限制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存在着这种“注意力随机效应”。
特别要表扬一下雷神老师在下午发的课程提醒,毕竟复学在即,老师们事情也很多,很容易忘记,因为人的意识和即时记忆中,能够同时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就好比电脑的内存一下,尤其是在网课N个app平台、N多群的情况下,这就是人的“内存有限效应”。
雷神老师还特别提醒,让我们定好晚上19:19的闹钟,19:20准时进入直播教室,不要迟于19:25,以方便学习时长达标。虽然我也知道要提前做好准备,但这个“19:19的闹钟”、“不要迟于19:25”就像一个船上的锚,明确的告诉我,船停在这里,就算靠岸了。这就是“锚定效应”。
雷神的提醒还包括了“个别不能按时观看的,可以看回放。看回放时,需要从头播放,不可拖动进度条、不可将视频置于后台。”这就告诉别人,就算是看回放,也不能投机取巧,所以还是直接参与直播比较好,反正一遍放着直播,一遍玩手机,老师也不知道。突然,又发现提醒中的作业要求“学习时认真做好笔记,结束后拍照发至“作业”,并写一段自己的体会,字数不少于50字。有作业等级评价。5月8日18:00前完成。”又是学习笔记,又是心得体会,想偷懒也很难了。这应该是他们作为教师培训的专业机构,在如何提高线上培训的有效性方面,摸索出来的宝贵经验。这就是促进学习有效性的“可行性效应”。
网课一开始,就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我一早就打开了钉钉,建好了记录学习笔记的文档,定好了19:18的闹钟,2分钟的准备时间比1分钟显然更加的充裕,因为没有听到开头的培训,总是让人感觉不完整。这就是“完整性效应”。然后,我就去洗澡了。
洗完回到书桌旁,刚好闹钟响了。电脑屏幕解锁,恭恭敬敬的看着钉钉。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奇怪的是,钉钉还是安安静静的,专业的培训组织,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暖场了吗?难道他们停电断网、或者电脑中毒了?等到了19:22,突然觉得不对,莫非不是在钉钉平台?赶紧打开通知的海报,果然,是在CCtalk,教教我竟然弄错培训的平台,是这段时间经常在钉钉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习惯了,所以理所当然的认为,既然有钉钉群,那培训应该也是在钉钉。这就是“惯性思维效应”,或者叫“思维刻板效应”。
忍不住举起右手,拍拍自己的脑袋,尴尬的看了自己一眼,赶紧转到CCtalk,界面逻辑看起来清晰,但用起来并不顺手,学校、班级、课程、课时,此处吐槽省略一千字。幸好,主持人也还在调试系统,就好比一个迟到的学生,终于来到教室,正弯着腰,垫着脚尖,轻轻的,蹑手蹑脚的,小心翼翼的打开后门,心中默念“老师看不见我,老师看不见我”,以免被老师发现,成为众人的焦点,那就尴尬了。忽然却发现,老师正在讲台,焦头烂额的忙着还在调试自己的课件。于是就安心的找了一个角落,悄悄的“坐了下来”。一不小心,抬头看屏幕,讲座时间是:19:30-20:30,我还来早了,19:20只是“签到时间”,果然“老奸巨猾”。有了签到时间,其实也就给老师和学生一个缓冲的空间,游刃方能有余,最终双赢。这就是“弹性空间效应”。
终于上课了,引入挺好,某工作室论文评比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讲述。接着是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把教师写作分成七类: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经验总结,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但听着听着,我就有点心不在焉了,都是一些理论,“正确的废话”,有些地方还是密密麻麻的小字,看到眼都花了,虽然内容有道理,但我的手机里面还有“更重要的、更有趣的东西”。这就是“注意力分散效应”,假如课堂的内容不能吸引住学生,那么注意力的分散,往往是必然的。
遇到这种情况,授课的老师需要自责吗?一般来说,是不需要的,作为学生,我既然要上这节课,那它应该就是我的事情,我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假如是一个对教育写作很有兴趣、或者很崇拜授课者的学生,他也许正津津有味的听着课呢,才不会像我这样走神。这就是“学习者的内在准备效应”。
此时,作为老师,当他看不见学生差异与内心需求的时候,往往会恨铁不成钢,导致自己很失落、很纠结。这就是“教师思维的固执效应”。但其实没有必要,就算我这节课没学到东西,我的写作能力未能提高,我一样可以做好我平时的事情,生活并不会因此有什么损伤。我心里很清楚,也许是我的底子不够、也许是悟性不好、也许是努力不足,否则为什么别人都成为写作大神了,我还在苦逼的思考着如何码字呢?
但是,是不是老师随便上课就可以,反正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呢?当然不是的,假如他能够了解到我和学生们的喜好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多点案例,多点趣味幽默,毫无疑问,课堂会更加有趣,大家的学习效果也会更好。这就是“因材施教效应”。虽然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但是让课堂符合更多学生的需要,还是有意义的。
还好,我喜欢的东西很快就来了。讲到教育叙事的时候,肖老师提到她的一片文章《记者招待会》,说的是用开招待会的模式来上一节民歌欣赏课,学生都很喜欢,也积极的提问发言。肖老师还提到在她唱了一首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后,学生问道太阳出来不是应该火辣辣,为何是喜洋洋的?她非常喜欢这个“生成”,顺便也给学生介绍了地理气候的差异,一节课下来师生沟通良好,心情愉悦。这点,我是很赞同的,课堂不但是知识传递,也需要情感交流,一节快乐的课往往比一节“成功的课”更加具有价值。肖老师不但做到了,还很敏锐的捕捉到,并记录了下来。这种上课的情形,不正是教学中的“信仰效应”吗?亲其师,信其道。此时,讨论区里面,“来一首”的声音,也此起彼伏了。
肖老师还介绍了很多她自己的精彩范例,比如说教学案例《西洋管弦乐队中的管乐家族》,阐释了规范合理的案例写法;比如说《让学习成为教师的一种信仰》,这是让进修学校通过国家级评审的自评报告;比如说《尊重》,我最喜欢的最没有压力的写作类型:教学随笔。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有点老掉牙类的故事,无非就是学生吵架撕了本子,教师不动声色的一一理好,但在肖老师细腻的笔触和细节描写中,我们分明看了一个对孩子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并深深的为之感动。就像我们看电影,明知道都是那些套路,但我们依旧会感动、会激动,会兴奋,会落泪。我喜欢写教学随笔,但更多的是我自己天马行空的思维,但细节描写一直都是我的弱项,我被击中了。这就是教学中的“随机悟性效应”吗?你无法确定你的那句话,做的哪件事情会触动学生,但努力做好自己的各项工作,该发生的事情它总会会发生,没有发生,又有什么所谓呢?
听到了自己满意之处,我也在讨论区里面也有感而发的说了两句,并“献上了一朵小花”,忽然发现我听课的兴致变高了,听得更认真了。这就是“参与提升效应”吗?在课堂中,学生参与了课堂,他就会更加的投入到课堂当中,最终也会学到的更多。所以,我们上课不但要让学生认真去看去听,更要尽可能让他们去开口发言、回答、讨论,让他们动笔去写去画去记录,让他们更多的去参与课堂,充分调动他们的感官,这样才会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这里,要表扬一个cctalk献花这个简单的互动,它可以促进师生的沟通,但每人只能献上一朵花,就避免了像钉钉点赞那种老师一节课收到十多万个赞,很显然就过分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违背了初衷了。这就是“恰到好处效应”,过犹不及。
在整节课中,慢慢我才发现为什么会有三个助教老师,原来一个负责主持,开场和收尾,一个负责截图课件和暖场,帮助大家学习,还有一个老师负责布置作业,三个人配合默契,加上主讲人的深厚的功底,才有了这一节精彩的培训课程。这就是“合作效应”,大家一起创造出比原来更大的价值。其实,我们平时的课堂,是否也可以试试双教师制,一个上课、一个助教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用得好,有奇效。
一节课下来,听了不少,刷了一点手机,做了不少的笔记,留下了很多截图,也许会有错漏的,又有什么所谓呢?追求完美很好,但太追求完美,就适得其反了。其实,当老师也是,有时有点小破绽、小缺点,反而会更好的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我把它叫做“有缺点更合群效应”,哈哈!
终于来到了写作业的环节。我本来是想把笔记截图,加上几句心得就可以了,50个字,不是小菜一碟吗?但看到“用结构化记录笔记”的字样,心中一动,要结构化,当然是思维导图比较好了,但又要花不少的时间。十秒钟纠结后,我决定还是把思维导图做出来,因为我知道,通过制作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我的思路会更加的清晰,也相当于学到更多的东西,学得更加的深刻。果然,我发现每一种教学写作的类型,基本都要包括两个部分:事实和思考。教学、写作,不就是这样吗?有力的事实基础,再进行梳理、反思和提升,从而给自己、给读者带去触动和进步。忽然感觉自己像个小孩子发现了宝藏一样,这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效应”吗?有付出,才有回报。我们认真做了事情,身体和思维得到锻炼,能力自然得到了提升。
交完作业,已经快十点了,洗漱、入睡,一觉醒来,忽然有点灵感,在手机记录下那火花似的只言片语,然后,这一天,在电脑中敲下了这些文字。不管对于读者是否有用,对我,已经完成了一次学习的洗礼。
我做好了,世界的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