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上传的两篇文章中我得出一种矛盾而又有趣的现象,教育孩子从来都是一个问题,而教育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个问题,孩子能否成为优秀的明日之星,那么校对模样,人文环境等等都是相扣的环节。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造就了一些不可以的“将就”,让我们日子中的浮躁完全的传递给了思维正在成长的孩子吗?正如老师给我们展读的:请你不要再来学校里:所描述的孩子父亲,典型的急功近利,视自己孩子为天才,稍有成绩不理想,就找出一兜子主观理由强加于老师,这种家长有,而且很多,而正是这种浮躁的毫无遮掩,才影响到孩子成绩的波动,可想而知,此类家长如果不去解读自己的错误,孩子的成绩未来未必乐观,写到这里,我不由的想到了自己和孩子,越想越怕啊,我是一个急躁而又爱好看书的人,这一优一劣的秉性被孩子完全的吸纳,我和孩子在家时,床上,地上,甚至厨房厕所都是书乱在那里,,我们也会安静的各自找各自喜欢的书给,各自觉得舒服的地方看起来,期间都不会打扰,多好的场景啊,可是我们又会经常性的愚蠢的暴跳如雷,对喷,然后我出手揍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再回头揍自己,多可怕的场景啊,我深知,我一直没有在孩子面前保持住君子形象,是我对他最大的罪过,我在忏悔中寻找着希望能引渡孩子步入高洁情操的线索,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自己必须做到高洁,我能做到了,孩子才能做到,也一定会做到,这类家长教育起孩子会是一种问题。
当那位博学的姑姑出现,我突然的兴奋起来,而又卑微起来,但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姑姑的指引,让教育不再是问题了,这也不由得让我想到了那些大家,天下文章十,曹家独占七的曹操父子,如果曹冲不早夭,那不曹家独有了吗?唐宋八大家,苏门霸三席,当代文坛,周氏三兄弟……我无法将此视为偶然,是否他们小时也幸运的有这样的姑姑,有这样姑姑似的父母呢,或许就是这样啊,那么就可以意识为环境的熏陶和导读的功劳了,说到环境的重要,就不得不提一句孟母三迁的佳话了,既然环境如此重要,那我们是否应该为了孩子营造出一个可道可学、求知求实的向上而又开放的氛围呢!在这里,我们应该尊重和思考着孩子的问题,尽量和孩子一起找出问题解决方案,而不是直接给他答案,我们更不能不把孩子的问题不当做问题,更不能去折难孩子被简单的问题难到,一次在孩子家长会是,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孩子遇上了困难,孩子是痛苦的,我们应该是帮他的人,不是落进下石的人,而且我们要包容孩子问题不着天际,爱因斯坦就说过,一个开始都不荒谬的想法,拿它就是没有希望的……
不能再说了,也说不完,也会越说越乱,总之,教育是个大学问,当我们都悟透了,我们的孩子都成才了,现在,我们只能在老师们的引领之下,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只要我们无惧努力的漫长,它终会为孩子的明天绽放而加油助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