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七年级学到整式及其加减这一章,学完了合并同类项以及去括号之后,利用数轴化简求值的问题终于和大家正式见面了。
利用数轴化简求值考查了数轴上的点比较大小,绝对值的意义,整式的加减。以一个题为例,我怎样讲述这种类型的题:

做法一:因为这个题是选择题,我们的目的是以最短的时间,做最少得功,得到准确答案。所以,我给学生讲可以利用数轴上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给定一个特殊值,将特殊值代入求值,可以快速准确求出答案。
做法二:特殊值代入适合选择或者填空,如果是解答题,就需要过程书写,显然,特殊值代入法就不再适用了,并且要求学生按照格式进行书写。
①根据数轴上点的位置,判断绝对值判断c<0,a+b<0,c−b >0,a−c >0;
②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正数和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去掉绝对值符号;
③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第一个班级我在讲第二种方法时,我很认真的一步一步教学生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去掉绝对值,重点放在了绝对值里面是负数的那一个,先将 | a+b | =-(a+b),因为它前面是“➖”号,因此化简时,加上中括号,最后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 |c∣−∣a+b∣+∣c−b∣−∣a−c∣=−c-{-(a+b)}+c−b−a+c=c
同时,在化简时,我给了学生另外一种方法:去绝对值时,当绝对值里面的数是负数,直接变号,再化简。
即:|c∣−∣a+b∣+∣c−b∣−∣a−c∣=−c-(-a-b)+c−b−a+c=c
学生也都说听懂了,我让它们在本上重新写一遍过程,基本上都没有问题了,然后进行变式训练:

我在想,第二章经常有学生问这种化简求值题,我也是这样一步一步给他讲,但是情况依然不乐观,但是,现在学完整式加减后再去讲这种题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所以呀,有时候不是你讲不明白,是他们知识储备不够,不着急,静等花开吧!哈哈……太晚了,写一篇文章累死我了,还是积累的太少,水平有限,需要努力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