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这两天沉浸在周五晚上看的那部电影《黄金兄弟》的两首音乐无法自拨,友情岁月➕上面这首岁月鎏金,旋律超级赞,听到让人安心。
一旦喜欢,我就会循环播放一直听,不知你是否也是这样哈?
这个故事的立意就是友谊,五个孤儿从小一起长大,故事编的实话来说哈,挺粗糙的,不过,不妨碍你听故事的心情,整体还是很棒的。
五个兄弟在一起就是一个家庭,再加之曾志伟饰演的干爸➕女儿,很完美的组合。
小时候大家都是在孤儿院一起长大的兄弟,意气当然是最坚挺。
长大后大家开始追求自己的生活,会分别,一旦有涉及友谊上的事情,还是会迅速的聚集在一起。
这个想法,在我好朋友今年结婚之后,我明显的感觉到,我们好像真的要有自己的家庭且顾及自己的小宇宙了,但是不慌,一旦有啥事,我们还是在一起的,因为我们的心在一起。
其中,一个兄弟从小就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重视,希望有很多的钱,很多的关注,自这个想法萌发,肯定会偏离轨道。
故事的结尾,大哥说,自小到大就是永远都知道自己的错,但是从来都不改。我们再也不是兄弟。
撇开一层层绚丽的包装,情感就这样的袒露在观众的面前。
虽然大家是一起长大,梦想却各自不一样,距离终点的轨道可能会有时偏离,但也请不要轻易给别人的生活下定论。
故事的结局是印证那句,如果我走上了不归路,希望可以死在自己兄弟的手上。
以上,可能还是我不懂男生之间的友谊,有点扯。看过古惑仔的男性可以给说说你的理解最好,感恩。
贰
我们群聊中会讨论明星的八卦也会谈论身边人的琐碎。谈论的结尾,我会接一句这样的人生过的好没有意思。
直到有次,娜姐点醒了我,她反之来了一句,别人也觉得你这样的生活很无趣。
醍醐灌顶。
我们都太喜欢用自己的习惯性的眼光与思路去思考别人的人生,就像被父辈们催婚,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样,我们都太希望把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去。
这个思维常常影响着我,我也变得常常去提醒别人不要这样激进去定位别人的生活,他能在其中,就能感受其中的幸福,我们看到的都是太外表的东西。
不要轻易给别人的生活下定论。
叁
今天去参加了拆书帮的活动,更加坚信自己与这个集体的契合度,关于拆书中的RIA拆书法,讲的是看书过程中对于R就是原文片段的阅读,I就是自我对于原文片段的分享,A现场的话是分三种,一是联系原文片段思考自己在过去的生活中是否有相同的情景发生,自己是如何解决的;二是根据对I中的理解,自己接下来遇到同类情景该怎么做;三是现场演练。
以上总结就是一句话,拎得清。
思维的逻辑性太重要了,对于工作还是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一切都是从内出发,向心而行。
你这辈子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只有自由。
拆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一起沟通对于话题的理解,以及分享对事件的自我联想,大家的沟通声都是非常的大。
记得我的小伙伴对我说,你更像一个第一次来参加的小朋友,哈哈哈哈。
分享了三个片段,我就听进去了一个联机学习。
其余的是,第一个我觉得对我的影响不大,且小如为主觉得自己就是一个良好的沟通者,第二个是没听懂,所以导致课题交流时,我的小伙伴觉得在对牛弹琴,我完全在自我表演。
后来想了,就是犯了这种轻易给自己下定论的死穴。
第一个,我虽然大致的思路与分享的片段大致雷同,但是也需要认真的过一遍别人的思维模式下的产物。这样才能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在哪里,吸取别人的所长才能更快的成长,每个人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
其次,认真的听每个人说话,尊重每个人的思想。昨天在家看书发现自己很难静下来一小时,很难,电子产品对我的影响真的太严重,手机离我半米远,我就真的会恐慌不安。这很可怕。
只有静下来,才能听清别人的话,看懂书上的字,了解自己的内心想要。
肆
可能是过了25岁,步向而立之年。
思考问题的时候会与之前的自己明显的不一样,也慢慢喜欢与长辈碰撞思想,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模型。
但最重要的是,自己变得更有韧性与张力,不再是那么的脆。
与优秀的人相处多了,慢慢的自己也会变的很优秀,慢慢的发现自己的眼睛里只有美好。
本文完。
今日秋分,秋已居半,昼夜平分,万物向静,人欢车马喧。
祝好。也预祝中秋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