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今天,读出妙处来了,内心喜悦之极,真感到如饮甘霖,酣畅淋漓,读到“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几千年矣”,深受触动,不觉黯然神伤。
圣人之所以为圣者,以其生而知之也,知什么?不是礼乐名物,是义理,尧舜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物,他们会先办理首要的事务,尧的“敬受人时”,舜的“以齐七政”,都是争取尽快地用仁爱百姓的心来施行养民的政策,后世学者不学圣人的义理,不学圣人的拳拳仁爱之心,专学圣人不能全知的礼乐名物,不是背道而驰又是什么?如此学习,一定会日繁日难,渐渐伦为禽兽夷狄而不自知。
阳明说,天下人心,起初与圣人并无不同,只是被私心迷惑,受物欲蒙蔽,公天下的大心变成为我的小心,通达的心变成有阻碍的心,圣人忧之,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之,让人们克私去蔽,恢复原本共有的心体。人不分高低贵贱,惟以成其德行为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职业也不分优劣好坏,举德而任,视才称否,人们各安其分,各效其能,安居乐业,同心同德,和睦相处,亲如一家,人人心地纯洁明亮,胸怀宽广,志气通达,万物一体,心达仁爱,就象身体的五官,各安其职,和谐协调,元气充沛,妙不可言。
读到阳明说圣学晦邪说横,人人追名逐利欺天罔人,斗争劫夺不胜其祸,真的是气结于胸,慨然悲伤。当今社会,此类现象比比皆是,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不可枚举矣。但,良知的光芒一直在照耀,天理的种子一定会发芽,豪杰之士定会愤而兴起,吾谁与望乎?有才之士、有志之士、有德之士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