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是城乡融合的结合点,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是连接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县域作为相对独立发展的单元,其空间范围相对较小、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有限,只有扩大县域发展的空间边界,将县域与县域之间紧密关联,才能不断突破县级行政区的划分,不断提升资源配置能力,共同发挥资源优势。
县域是破除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切入点。2022年,县域经济发展“千亿县” 总数达到54个,GDP总量8.7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达7.2%。“千亿县”作为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不仅有效发挥了县域经济的优势,形成了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品牌效应,增加了区域经济活力和影响力。而先由于起始条件、资源禀赋、政策导向等诸多差异,县域间的同级别比较同样呈现出显著落差。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是孤立的,其自身发展应与周边城市、乡村共同发展,协同并进,这就要求要不断加强对县域与县域之间的支持和引导,通过县域之间的内外部合力,推动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协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立足自身优势,做好功能定位,因地制宜从打造“一县一品”,逐渐扩展到区域联合产业链发展、区域联合品牌打造等,补齐区域产业链建设的短板。县域发展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又要让不同县域之间实现可持续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县域协同发展之间要构建协作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强化统筹谋划,健全双向流动,才能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合力。
县域协同发展的重要特征是展现区域产业技术能力,培育完整产业链,以产业组织的方式打造产业集群。补齐县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发展好的县域经济要发展周边县城,强化交通连接,夯实县域之间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区域发展基础。做好品牌经济、产业经济,培育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集群,全产业链打造区域产业集群,培养一系列当地的区域品牌,让县域之间共享区域品牌,共同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规模。
当前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当时,让县域之间加强联动,结合县域经济特点,积极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推动更多的县域高质量发展,并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